分享到: | 更多 |
坚持义务理发
数十年如一日不断
不到一年,陈雪连把店面搬到了西城区新街口航空胡同,居委会仅仅10平方米的便民理发室里。随着技术得到了周围居民的认可,她赢来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南方人特有的吃苦精神得到了居委会大妈的好评,居委会的大妈们以北京人特有的热情接待了她,并把自己的粮票、肉票送给她,
陈雪连回忆说,自己那时深深的感受到了身在异地的温暖,再也没有了孤单和害怕。带着这份感恩,每月她都参加社区的便民服务,主动为周围的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义务理发。
“每次给老人们理完发,他们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有时会给我拿一些吃的,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仿佛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也有亲人似的。”陈雪连说,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她感受到了自己虽然是一名理发师,但无形之中也有了一种社会责任。
如今,陈雪连有了自己的公司——北京阿莲新妆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店面越开越多,但公益活动仍然是萦绕在她心头的一件大事。每个月,企业都会安排职工到有需要的老人家里义务理发。“我们已经传承十多年了,已经刻在了职工的心里,安排谁去,谁就去,没有不乐意的,已经形成了习惯。”陈雪连告诉记者,尤其是在雅宝路店,只要居委会给店里打一个电话,让他们给谁剪发,都不用她出面,职工们自己就骑着车去了。公司还成立了团支部,让青年人聚集起来,工作之余共同参加街道和社区公益活动,扩展眼界,回报社会。
这样的付出也在收获回报。每逢过年过节,居委会都会把阿莲的职工聚到一起吃水饺、包粽子。让这些外来人员感受家庭的温暖,感受过节的气氛。
传授经验
精心培育手艺人
1998年,带着那份感恩,陈雪连在朝阳区雅宝路开设了一间40平方米的阿莲美发屋。由于技术好,客人越来越多,她应接不暇。于是决定把技术传授给更多人。
“我知道一技在身对一个人的生存多么重要,当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来学艺的时候,面对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毫无保留的从基础开始教他们。”那时,白天客人多,陈雪连只能利用晚上收工后的时间来传授经验,经常熬到半夜。在她的呵护下,徒弟们迅速成长为店内骨干。
如今,面对人员多、学徒多的特点,每年在员工培训上,陈雪连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包括思想培训、技术培训、外部培训等。“对待员工就和对待孩子一样,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受益的将会是他本人。我们手艺人,技术是本份,做人是根本。”在阿莲新妆,陈雪连每次都为职工垫钱让他们外出学习。“要逼着他们学习,逼着他们创新。”
即使是在身兼多职的今天,陈雪连仍然会跟技师们一起研究发型的最新流行趋势。几年来,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助理和染发师达100多人。同时,她积极支持参加行业中的各项美发技能大赛,她的职工已在历届美发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朝阳区、北京市乃至全国大赛都有他们的影子。
早在2005年,阿莲人就在CCTV首届时尚中国发型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2006年,北京市第20届发型化妆大赛女士长发金奖、女士沙龙金奖、烫发卷杠金奖也落入他们的囊中。2008年4月,获得朝阳区职工美发大赛一等奖。2010年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四美国际”杯第24届女长发晚宴发型冠军。辛勤的付出,让陈雪连也收获了荣誉。2003年她荣获朝阳区创新标兵,2004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
吴元渺:义务为老人小孩理发13年 | 2009-10-26 |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530)杨立英 | 2009-10-26 |
李高峰:一个农民工的公益环保之路 | 2009-10-26 |
刘德全:台上讲雷锋 台下做雷锋 | 2009-10-26 |
为居民免费理发 21年没变(组图) | 2009-10-26 |
李高峰:北京也是我的家 | 2009-10-26 |
李高峰:河南来的北京好人 | 2009-10-26 |
万其林:一把剃头刀 15年敬老义务理发(... | 2009-10-26 |
李高峰:从农民工到“北京好人”(图) | 2009-10-26 |
一周人物周刊:“油二代”王韶华传承铁人精神 | 2009-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