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劳模改变生活】
柳浩:为黑色路面材料“添绿”
资料图:柳浩
人物小传:柳浩,女,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道路材料研究工作。她在承担路面材料生产和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以“低碳”为目标,在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应用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自古以来“行路难”,人们出行离不开路。道路,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甚至于一个国家建设发展水平的标志。人们也一直在为寻找一条“好路”做艰辛的探索,从驰道到高速公路,从碎石路到如今的沥青路,漫长的演变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对市区内的道路进行改造,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沥青改造(形象的称为“白改黑”),在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在城区实行如此较大规模的“白改黑”道路改造?
原来,沥青路面相对于水泥混泥土路面有更多的优点,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与轮胎之间附着力增强,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安全,更加平稳;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将大幅度下降,为降低城市噪音起到了重要作用;黑色沥青路面吸尘性能较好,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从而能提高街道两旁店铺、居民住宅的空气质量,提高美化城市环境的质量。
为了我们脚下的黑色沥青混凝土道路,一位沥青路面研究方面的专家为此付出了很多,从1994算起,她已在这条“道路”上走了20多年。她就是获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柳浩。
作为中国的“窗口”,北京的道路网不仅需要四通八达,而且还需要美观整洁。随道路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北京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量逐年加大,给传统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带来冲击。在道路交叉路口、高速公路收费站口等交通量大、车辆起动刹车频繁等路段,特别容易发生破坏,有的刚刚修建不久的新路面就过早地出现了拥包和车辙,这些就像长在道路表面的一个个“脓包”和一道道“皱纹”,严重影响了市容美观,并且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车辆和人们的出行安全。柳浩和她的团队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终于让首都道路交通实现了“前有车,后无辙”。为了消除路面病害,柳浩和技术人员每年对北京市近百条城区、郊区的道路,进行病害检测和处理后的跟踪观测。据统计,光抽取的芯样就达2000多个。他们生产的抗车辙材料已经在50多个路口、公交车站的车辙处理及城市道路应急抢险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非常好。不仅如此,抗车辙材料的推广应用,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作为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科技成就之一,在2009年5月举办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登台亮相,引起广泛关注。
伴随科研项目的成功开发与应用,柳浩获得了自信与力量,她对科研工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追求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服务中谋求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涉及民生的问题,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她提出了“科技研发,绿色先行”的想法,并主动与国内外专业机构联系,加强对新型路面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她凭借企业拥有的研发实力和优势,强强联合,与石油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共同筹建路面材料研发中心,扩大研发规模,提高研发力度。在“点石成金”的思路引领下,他们先后连续研制出多种新型沥青,新型材料的使用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使黑色沥青材料变为“低碳”产品。如今已是业内专家的柳浩,不仅在北京承担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课题,还经常到外埠进行指导和服务,将北京的最新技术介绍给其他同行。2013年10月,她甚至走出了国门,对非洲刚果(布)1号公路的建设提供材料配合比设计等相关服务。
行走在男人行当中,二十几年与黑糊糊的沥青为伴,柳浩都无怨无悔;虽然取得很多荣誉和成绩,她都坦然面对。科研工作是尖端的、连续的和潜在的,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和应用,要在工作中不断练就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创新触角和明确的创新动机,唯有像柳浩一样始终保持着甘于寂寞、肯于吃苦的精神坚守在科技研发一线,才能用激情创造劳动的辉煌。(朱晶晶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