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朱玉伟:新时期技术工人的楷模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劳动伟大,劳模光荣。为进一步宣传劳模精神、学习劳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河南劳模大讲堂 讲述劳模精彩故事》,陆续刊发今年我省获得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人物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朱玉伟是平顶山供电公司一名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因业绩突出,近年来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河南省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今年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朱玉伟只是一名从南阳电力技工学校走出来的技校生,能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与他一以贯之坚持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

  1981年,朱玉伟毕业后进入平顶山供电公司,踏上了带电作业的工作岗位。当时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带电作业许多工作没有专门的操作工具,导致效率不高,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为了改变现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朱玉伟逐渐养成了自己改制工具的习惯。在老师傅们的影响下,他认识到工作中遇到难题不能绕着走,要主动大胆地去开辟一条道路,面对难题必须勇于创新。为了找对方法,他经常如饥似渴地查阅专业书籍和资料,请教老师傅,晚上回家顾不上吃饭就在纸上写写画画,写了改、改了画,不知不觉就过了整整一夜。就是凭着这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朱玉伟解决了工作中的无数难题,逐步成长成才。

  1981年,全国第一条50万伏超高压线路投运,朱玉伟所在班组承担了该线路维护工作。常规带电作业进出强电场的方法存在着工具笨重、准备和工作时间长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带电作业的安全和工作效率。于是他们率先创立并使用独脚梯进出强电场作业法,在缩短工作时间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该成果获得了河南省电力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华中网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8年,豫南电网主联络线有13处水泥杆下节出现严重裂纹需要更换。为减少供电损失、保障正常供电,朱玉伟和他的同事研制出专用的工器具,成功地完成了水泥杆下节带电更换工作项目。该项目填补了行业空白,获得省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一等奖、华中网局一等奖、中国水电质协一等奖。

  22万伏带电更换耐张瓷绝缘子串非常危险、复杂,具有挑战性,更换一处需要8个工人、40多分钟。面对这个难题,朱玉伟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技术革新,改制工具,最终只用了5个工人、5分40秒就完成了这一工作,时间缩短到了原来的15%。

  输电线路软梯支架普遍不能自动闭锁,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朱玉伟和他的团队经过30多次的反复试验,研制成功了“输电线路软梯支架自动闭锁装置”,填补了国内同类工具的空白,并荣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

  2010年10月28日,以朱玉伟的名字命名的“朱玉伟劳模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省电力系统首批授牌、投入运作的劳模工作室之一,也是首批国网公司劳模工作室示范点。

  朱玉伟和他的团队深入开展带电作业相关课题研究和问题分析,勇于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师带徒、技术交流研讨等工作机制,重视和做好对青年工人的技能培养。

  目前,该团队核心成员已发展壮大到3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和高级技师9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2人,省公司技术和技能专家4人。近年来,他们获得授权专利93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篇。

  “做一名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我无怨无悔。今后,我将珍惜荣誉,再攀高峰,和众多技术工人一起,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面对记者的采访,朴实的朱玉伟如是说。

  点 评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朱立伟无愧于“新时期技术工人的楷模”这一褒扬。独脚梯进出强电场工作法,输电线路软梯支架自动闭锁装置……他的这些发明创造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对新时期的产业工人而言,唯有以创新为本,以技术立身,在平凡的岗位上才会书写出出彩的人生。我们呼唤更多朱立伟式的“技术大拿”。(记者 耿宝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