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印遇龙:生态养殖探究者
//www.workercn.cn2015-05-19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印遇龙:生态养殖探究者

——记全国劳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印遇龙

    对于“无肉不欢”的人类来说,猪肉一直为各国人民所喜爱,但是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粮食消耗以及环境问题却不容小觑。如何解决“吃肉”与环境保护以及粮食战略安全三者之间的矛盾,长久以来都是各国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研究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印遇龙院士正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

    30多年来,印遇龙致力于生态养殖和绿色饲料的研究。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他领衔的课题组研制了多项技术,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为促进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他带领团队把技术成果应用于饲料配方,打破了多年来外资企业对我国饲料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

    2014年10月,印遇龙又获得了两项荣誉:一项是他在德国慕尼黑百奥明世界营养论坛的大会报告论文获得了百奥明世界营养论坛worldnutrition奖;另一项,他获得了汤森路透为他颁发的中国引文桂冠奖。

    面对如此荣誉,印遇龙依然自嘲自己是个“养猪的”。

    和猪结缘

    印遇龙于1956年出生在陶渊明笔下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湖南省桃源县。他的“养猪”生涯始于有着“改革开放元年”之称的1978年。那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位于长沙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从事动物营养学研究,从此和“猪”结下不解之缘。

    从小吃惯辣椒炒肉的印遇龙深知中国人对于猪肉的偏爱,各种炒肉、炖肉、腊肉……大多数中国人的餐桌上,猪肉是永恒的“主旋律”。印遇龙所研究的,是如何让猪饲料高效安全地转化为蛋白。他将探究的目光聚集在猪的肠道,从分子水平研究猪的“吃饭”问题。

    为了更好地钻研“猪”的学问,印遇龙还踏上了“走出去”的征程——1986年,工作成绩突出的他被派到德国农业研究中心学习,后获得“马普学会研究奖学金”;1987年留学期满时,他毅然回到了出国前的原单位;1994年,他又前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学习和工作,其间获英国ors奖学金;1997年,他获得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印遇龙婉拒了朋友的劝告,决定回国发展,并成功入选中科院实施的“百人计划”人才战略计划,再次回到了工作后培养他的地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菜篮子工程’,应该多多吸取国外养殖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有了国际视野的印遇龙对畜禽养殖业更多了一份深刻认识,“中国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想实现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节粮型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坚持‘节约资源’‘安全环保’‘种养平衡’‘循环利用’的理念,走‘生态养殖’之路。”

    为了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印遇龙带领团队从肠道开始研究,提高动物“有效吸收率”,还从营养学的角度,通过提高母猪产子率来节约粮食资源,“如果每头母猪年出栏数能从目前的大约18头,达到国外的30头,每年就可以少喂约2400万头母猪,可以节约2400万吨饲料,可以节省约720亿元。”印遇龙介绍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