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胡卫华:“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点事”(图)
//www.workercn.cn2015-12-02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20岁大学毕业进入湖南云箭集团的胡卫华至今干的是同一件事:军品设计。今年52岁的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年龄增长了,胡卫华的身份也多了,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首席科技专家、云箭集团副总工程师兼项目总师等。回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他豪情万丈:“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点事。”

  胡卫华想做点事的时候正是企业民品最红火的时候。“还搞不搞军品”是那时讨论的焦点。然而,讨论未果,市场经济来袭,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民品迅速走下坡路。军品科研也随之举步维艰。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航空武器在战争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那时候,我们才感觉,自己的工作大有可为。”从此,炸弹研制开发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也成为胡卫华用一生来摸索的路。“特别是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被炸,更激起了我研究军品的斗志。”胡卫华说。几个月后,他首次提出了发展新型制导产品的设想。

  1999年,胡卫华首次提出具备实现精确打击能力的航空概念武器,受到军方的高度关注。上级决定,在北京举行一场竞标会。胡卫华代表云箭集团与另外一家单位同台竞技。

  胡卫华集全公司力量组建了5人团队,并很快拿出了总体方案。竞标的日子临近了,胡卫华却意外摔伤了,行动不便。公司决定派别的同志参加竞标会,进行解说。病床上的胡卫华知晓后,找到领导,撂下“狠话”:“这个项目太重要,我最熟悉,就是躺着,我也要去参加!”

  同事们至今记得,十多年前的北京会场,当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的胡卫华,一只脚打着石膏,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打着绷带还拿着资料,站在解说台前时,全场肃穆。而在两个小时流利的解说和回答专家提问后,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我担心的倒不是企业能不能拿到这个项目,我是怕这个项目‘黄’了,我们就少了一个探索的路径,就会少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系列。”回想起竞标会的场景,胡卫华感叹。

  全新的概念武器预先研究,国家没有类似项目,没有经验可借鉴。预先研究唯有打通关键瓶颈才有希望立项研制,而当时的企业技术储备和科研条件很不完备。胡卫华领着项目组第一个吃“螃蟹”。

  “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个梳理出来,通过与合作方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一个个加以解决。”协调上的问题要落实,技术上的问题也要突破,作为项目负责人,胡卫华更注重后者,以至于经常“得罪人”。

  一路攻坚克难,终于到了2004年概念研究演示验证的关键时期。当飞机穿过云端,几十公里外的试验队准确地检测到产品数据,目标实现精确打击的那一刻,团队队员们紧紧抱着胡卫华喜极而泣。

  2011年,胡卫华的产品终于实现了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从概念研究到预先研究,从立项研制到定型装备部队,填补了多项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了我国国防装备力量。

  随后,胡卫华担起了另外一个新型重大项目的研制总师。今年初,他的这个项目在戈壁试验基地进行定型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

  现在,如果要问胡卫华工作30多年来,跟谁相处时间最长?那绝对是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云箭集团已建立起了一支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其中,有两名“80后”青年科研人员担任了新型装备的项目负责人,成为中国国防最年轻的新一代总师。

  “即便我现在退休,即使我们现在开始不再引进人才,这支队伍也可以保证我们这一块的国防事业在20年以上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就是胡卫华的自信。(记者 艾红光 通讯员 朱红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