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公路医生”吴喜军:24小时随叫随到

2020-11-27 13:41:05 来源:央视网

  “环境美容师”“公路医生”……他24小时随叫随到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凌晨1点,吴喜军在应急小分队的微信群里发了两个字“干活”。这是一个大雪天,对于像吴喜军这样的道路养护工来说,雨雪天气道路湿度较大、气温低,道路易结冰,正是工作最忙的时候。

  吴喜军说不太清自己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对于他来说要保证道路的畅通就得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有时他开着车路过一座桥,耳朵都还在“工作着”,他能通过声音分辨桥梁伸缩缝的好坏。填补坑槽、修剪花木、清理广告……吴喜军有时是公路上的“环境美容师”,但一会儿又变身“公路医生”,进行桥涵巡检,及时发现道路病害、修补路面坑洞。

  普通人眼中的高速公路永远都是畅通、整洁、安全的,但背后是道路养护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吴喜军至今还记得,在2005年7月的北京,一场暴雨过后,西五环衙门口桥形成了严重积水。为了尽快弄清桥下积水的原因,吴喜军穿上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让工友把保险绳系在自己的腰间,手上拿着火把,跳进了齐腰深的水中,对辅道的排水方涵进行探查。

  身上的护具很重,让吴喜军透不过气来,他一边小心前方的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深井、带电线路等,一边仔细搜寻着堵点。在摸索前行了300多米后,终于发现一堵未拆除的挡墙遮挡了排水口。吴喜军马上叫来了班组养护人员,在水中小心翼翼地破拆了墙体,一个长期积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根治。

  从业二十多年来,吴喜军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恶劣天气中处理过多少起道路问题,吴喜军不满足于仅仅是出现问题后解决问题,而力求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监测到异常的存在,同时他还总结创新了一系列技术工法。

  在高速公路上,任何施工作业都有着极大的风险,尤其在养护作业中,安全作业区的前端必须设专人摇旗示意车辆提前减速变道慢行。但由于实际作业时间长短不一,摇旗示意成了一件既费人工成本,又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吴喜军常常听到同事们在被分到摇旗工作时的抱怨。

  经过长时间观察,吴喜军利用雨刷器的工作原理,反复试验,将雨刷器电机、几个连接杆和一面红旗有效结合起来,制作了一部“摇旗机”,起到了自动摇旗的效果。他还对“摇旗机”进行升级改造,为摇旗装置加装夜间发光装置,在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安全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养护人员占路作业尤其是夜间作业的安全风险。此外,为减少工人吊装融雪剂时的危险性,吴喜军还和同事共同研制吊装融雪剂操作平台,防止吊装融雪剂时人员不慎坠跌。这些装置已被北京高速公路养护系统全面采用,每年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几十万元。

  吴喜军还发明了“伸缩缝微创施工法”。他形容这个方法就好像“医生给桥梁做个微创手术一样”,从前需要把桥梁伸缩缝保护带全部打开,将里边的位移箱取出来维修或者更换,这一系列工作需要三到六天的时间,并且从一开始施工桥梁就不能允许车辆通过,极大地阻碍了交通。但通过吴喜军的“桥梁微创手术”,整个过程只需要用一袋水泥,耗费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不仅减轻了交通压力,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像这样的技术工法,吴喜军和他的工作室已经总结发明出了很多,他带领着创新团队先后获得了20余项实用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而吴喜军却并不是技术工人出身,他形容刚进入社会的自己就是一个“啥也不会的农村小伙”。

  吴喜军20岁那一年来到北京,经人介绍成了一名道路保洁员,每天跟着清扫车捡大块垃圾,下班前卸下渣土、冲洗车辆……直到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被选调入道路维修班,吴喜军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各种道路维修技能。

  刚接触技术工种,吴喜军感到很吃力,特别是路面病害修复工作涉及面很广,让吴喜军头痛的问题多到数不过来,但他喜欢钻研,从一个“啥也不懂的农村小伙”完成了向技术工人的转型。

  11月24日,吴喜军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获评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说到这份荣誉,吴喜军说它“沉甸甸”的,除了喜悦和感激之外,他则更多地感到一份“责任和担当”,他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还是国家在给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发扬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干工作。”

  吴喜军还没来得及将获奖的喜悦分享给自己远在老家的母亲,平时的一些荣誉他总是选择不跟母亲说,这次他打算告诉母亲,但是得“慢慢地说,怕老人家太激动”。道路养护这份工作不论雨雪随叫随到,忙起来没个准,吴喜军已经一年多没回家看过母亲了,这次他想打电话告诉母亲自己获得了这份荣誉,“让她一起高兴高兴”。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新圈:在民族文化中找到根和魂

    当年,从没去过草原的刘新圈凭着“一朵洁白的想象”,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火遍全国的草原歌曲《套马杆》。

  • 赶场“双十一”的欧美歌手

    在去年“双十一”晚会上,被我们亲切称为“霉霉”的美国当红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专程从大洋彼岸飞到国内来献唱的盛况想必很多人依旧记忆犹新。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回村创业 她让家乡荒山花果飘香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 “东超兄弟”:用实干圆梦“空中成像”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