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作中的朱忠成
2月的一天,细雨蒙蒙,记者在慈利县见到了朱忠成,46岁的他,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很多,一双黄胶鞋沾满泥巴。听说记者要采访,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让我先换双鞋吧!”
这个说话朴实的汉子在慈利县林业系统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从一个造林、育苗的“门外汉”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土专家”,从一名普通劳动者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因为他对待事业,人如其名,“忠诚”坚守。
“农民”工人
人生的转折点有很多个,朱忠成的人生转折点或许就是26年前的那次招工。1988年刚满20岁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招聘到县林科所油桐站担任看护员。
“其实没招工之前,我也在种树,后来身份变了,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工人’,在那个年代遇上这样的机会,当时心里那个高兴啊!”朱忠成说,因为机会难得,所以他十分珍惜,对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上个世纪90年代,该县相继启动了长防林、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等多项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慈利县苗圃也成为植树造林的重要支撑,育苗的重任就全落在朱忠成的肩上。
他几乎把苗圃当成了自己的“家”,赶上育苗关键时节,连续两三个月不回家是常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播种(扦插)、浇水、松土、喷药、追肥、出圃等育苗一系列机械、枯燥而单一的工作。
“这里的树苗就是我的希望,看见它们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再说了,在这里干了26年,育苗已成为我最擅长的专业,干别的我也不会啊!”
“拼命三郎”
作为苗圃技术员,他既是组织者,又是具体实施者,育苗的一切体力活、技术活他都要身体力行。同事们都知道,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来不止8小时,每天早上6点半赶到苗圃,忙到晚上7点钟才回去。特别是苗木出圃时,为给全县绿化造林提供高规格、高质量的苗木,他常常加班到深夜,个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对于此,朱忠成的解释是:“我喜欢这个工作,所以才会这么拼命干而不觉得乏味。”
有了朱忠成这个“拼命三郎”带好头,近年来,慈利县苗圃其他技术人员在他的带动下,掀起了技术创新热潮。在苗木生产上,他大力推行先进育苗技术,先后引进了油茶轻型基质容器育苗和马尾松容器育苗、杉木切根育苗等技术,这些先进的育苗技术不仅提高了苗木的质量,还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出圃率。
26年来,他经历了苗圃的大起大落,许多人离开了慈利县,但他依然选择与小树、育苗作伴,从一个造林、育苗的“门外汉”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土专家”。
苗圃的苗木因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成了深受广大林农欢迎的“热销货”。周边得到朱忠成技术援助的老百姓对他更是盛赞有佳,都说是他带领大家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采访中,一位家住慈利县良种油茶采穗圃周边的村民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朱忠成的,立马拉着记者说:“他的技术指导十分到位,有了他,我们才有相当可观的收入。”
现在,朱忠成是慈利县苗圃生产技术队长,在他的指导下,苗圃产值节节攀升,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型苗圃也一跃而成为湘西北首屈一指的苗木供应基地,每年繁育各种良种苗木达750万株,年产值500多万元。
艰难抉择
育苗是项艰苦而单调的工作。在家庭和事业这个天平上,朱忠成常常偏向了事业这一边,虽然他心里也愧疚,可是对事业的执着与忠诚让他只能把“对不起”留给家人和孩子。
采访中,那个聊到育苗造林就滔滔不绝的朱忠成,一旦聊到和家庭有关的话题,就会长时间的沉默,或者转过身去,不让大家看到他湿润的眼眶。
一旁的同事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十年前,正是春季造林的黄金时节,也是苗圃最忙碌的时候,朱忠成家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所有家产付之一炬,妻子也被烧成重伤。事故发生时,他正在乡下送树苗,接到电话后匆忙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满身缠满纱布,处于昏迷状态的妻子,坚强的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号啕大哭地对病床上的妻子喊着“对不起”。那一天,他静静守着妻子,一夜未眠。可是他也知道,苗圃里很多事没人可以代替他做,他晚去一天,那些林农心里的焦急就多一分,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将妻子托付给家人,又开始下乡为林农送树苗、送技术去了。
“别以为他是那种不顾家的人,他只是对工作有担当,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艰难抉择!”慈利县苗圃负责人朱新明对记者说,“他的家离苗圃有80公里路,早些年交通不方便,他一年也难回家几次,现在交通便利了,哪怕只有一点休息时间,他也会赶回家帮妻子干点农活,看看年迈的父母,尽量去弥补平时亏欠家人的。”(记者 曾颖 通讯员 黄岳云 周辉初 邓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