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钳工“大拿”黄群的品味人生(图)
//www.workercn.cn2017-06-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高大的身材,白净的脸庞,整洁的工装,浓浓的书卷味,如果不是提前已经知晓其身份,很难将他与“钳工”二字划上等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人却以令人惊叹的技艺拿下了大小小几十项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得了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钳工“大拿”,他就是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航空工业洪都工装工具制造厂钳工——黄群。

  一专多能 以技服人

  从选择职高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从参加工作到成为技术“尖兵”,这一路走过了27个年头。拼搏、努力、奋进、钻研,黄群以不服输的性格和对钳工岗位的热爱为墨,挥写出自己精彩无悔的青春。

  在洪都公司,提起黄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但精通车、铣、刨、磨等数个工种的操作技术,对模具设计和数控编程也有独到的见解。“随着公司数字化生产线日益完善,数控加工技术也被大量应用于模具制造,UG、CATIA、MasterCAM等数控编程软件他都可以熟练操作。”工装工具制造厂工会主席阮艳介绍道。

  “我一向主张一专多能,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技术,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黄群笑着解释道,“比如钳工掌握了数控编程软件,那么就会考虑其延展性,只会看图纸还不行,和这个零件有关联的东西都要考虑进去,对所使用的工装生产出的零件的状态也要有所了解。”黄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家中书桌上,并排放着两台电脑,黄群指着电脑介绍道:“这台电脑用于学习数控编程,那一台可以同时建模,用它们来模拟装配和加工模具,指导我的实际操作,既节省了演算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我掌握数控编程技术帮助很大。” 

  黄群的“高要求”在最初并不被同事们看好,“他们觉得我是在强人所难,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黄群说,他并不去解释,只是用行动证明。“我喜欢以技服人。”

  洪都公司工装工具制造厂在加工主要应用于大飞机的零件生产的加热下陷模时,模具要求在热处理状态中,必须加热到170摄氏度,而我们的设备是国产的,材料却是进口的,加热过程中,S线型量变化不稳定。按照原设计图纸做出来的模具公差太大,不能生产出合格零件,在这关键时刻,分厂成立了攻关团队,黄群临危受命,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大量的试验,修正了模具材料和产品材料热收缩比例,生产出了合格的模具,按期完成了生产任务,填补了公司在热下陷模具生产中的又一空白。

  兴趣为师  苦修技艺

  在飞机制造中,钳工负责为零件做最后一道手工精密加工,其精细程度、艰苦程度和枯燥程度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天,黄群必须半弓着高大的身躯,至少站上八九个小时,反复做锉修动作8000多次。但黄群乐在其中,只要站在三尺钳工操作平台前,手里握住零件,他就会像一个艺术家,专注、忘我,忽略周围的一切。

  黄群深知当一名好钳工,除了具备掌握加工精度的高超本领外,还需要熟知各个工序原理。于是,黄群开始系统学习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钳工工艺学等专业理论和工艺方法。书店和工具城成了他最爱逛的地方。

  几年来,黄群购买的专业书籍多达400余本,撰写了《锻模工艺设计要点探究与实践——以汽车转向节为例》《砂型铸造模具设计及制造》等专业论文。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成人本科,拿下了本科文凭。

  “当钳工不仅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兴趣所在,而且我还喜欢挑战,喜欢迎难而上。”黄群如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钻研是不竭的能量,这些成就了黄群精湛的技艺。在27年的职业生涯里,黄群凭着一手过硬的“錾子工夫”“锉刀工夫”,制造过许多大型压铸模、壳体型板、高难度金属铸模及锻造模。在“技能中国行2016年——走进江西”展示交流活动中,黄群展示了手工打磨的梅花凸凹套件,其配合公差达到0.01mm,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六分之一,在任意旋转配合后仍能达到不透水、不透光的精湛工艺,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