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省“五小”竞赛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盾构分公司的《一种可用于盾构隧道狭小空间自动注浆装置》获得优秀奖。这是该公司邵高波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结出的又一个“果实”。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邵高波和他的团队,长期转战于全国各地城市的地层深处。“我们在成都、徐州、天津、南宁、长沙、广州、西安的地铁盾构施工项目中,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地质条件进行盾构施工,需要常年不断开展技术革新、设备改进、新工艺及QC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我们是城市的‘地下工作者’。”
科技创新的“领头雁”
新时代的劳动模范,更需要的是带头科研攻关、管理创新。邵高波作为创新工作室的核心,带领着团队全体成员,结合地铁施工需要,广泛开展技术创新、优化活动,在企业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解决了大量施工难题,保障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科技成果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4项工法获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三级工法,10项工法获山西省省级工法;6项工法获得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优秀工法; 3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项获得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优秀专利;发表论文15篇。其中2019年度完成股份公司科技成果鉴定1项,鉴定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工法编制5项;五小成果、合理化建议上报3项。
降本增效的“孵化器”
邵高波创新工作室不仅注重技术创新,更注重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成果的实际运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将创新工作室变成经济效益的“孵化器”。
工作室“以施工难题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目的、以创造效益为归依”为科研攻关原则,始终把创造经济效益当作科研攻关的落脚点,不仅把功夫下在科技攻关出成果,而且放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上,放在解决施工问题,创造经济效益上。工作室命名授牌两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48项,转化应用科研项目48项,研项目转化应用率达100%。
工作室通过科技创新,积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2017年创造经济效益7443.64万元,2018年创造经济效益3438.4万元,2019年创造经济效益4500万元。
优秀人才的“冶炼炉”
该创新工作室通过开展“传、帮、带”活动,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出课题,压担子。邵高波根据任务特点,把创新工作室成员分为四个科研小组,并明确了每个小组的科研攻关课题。徐州地铁的液化土地层盾构机掘进控制及大开口率刀盘盾构机在岩土结合地层掘进难点课题,由梁建达、苏继峰、张恒、焦登峰、杨维等骨干成员负责研究攻关,梁建达担任课题组组长。广州地铁的深埋隧道复合地层盾构长距离掘进及暗挖段盾构空推、平移等技术课题,由郑强、苏继峰、王强、丁新等骨干成员负责,苏继峰担任课题组组长。成都地铁的大粒径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技术及盾构机长离穿越多股道运营铁路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由张辉、刘伟、周祝彪、孟久刚等骨干成员负责、张辉担任课题组组长。南宁地铁的高强度灰岩地层、密集溶洞区、大坡度、250m极限小半径等复杂环境盾构掘进技术研究课题,由石宏刚、王凯、张岳强等骨干成员负责,石宏刚担任课题组组长。
引路子,激热情。思路决定出路,热情无坚不摧。邵高波创新团队,通过导师带徒、学习培训、组织攻关等多种形式,尤其是针对每个科研小组遇到的困难,适时组织研讨会、发布会,引导大家正确思考问题,发散思维方式,互相比较促进,激发科研攻关热情,形成良好的氛围,四个小组都完成了科研课题,梁建达、苏继峰、张辉、孟久刚获公司科技创新奖。
提待遇,给位子。几年来,邵高波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在盾构施工领域做到了人才辈出、薪火相传。公司提高了盾构操作人员的待遇,并将许多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张辉等5人进入了盾构分公司领导班子,周祝彪等13人担任了科长、工班长职务,成为企业盾构施工的骨干和生力军。
品牌信誉的“贴金人”
邵高波创新工作室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企业创品牌争荣誉。
在成都地铁5号线施工中,邵高波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大粒径卵石地层,摸索总结出《大粒径卵石地层盾构穿越输油管线施工工法》、采用彭润土、泡沫相结合的解决大粒径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困难的难题;《盾构机长顶撑整机快速过站施工工法》、用长顶撑轨轮式过站方式新工法代替托架顶升式过站,提前10天使盾构机通过车站框架区;安全顺利穿过了长距离三元社区民房群、亲河名居以及亲河名渠等重大风险源,建设者提前了两个月完成盾构掘进施工任务,所在项目部被中铁建昆仑集团授予“地铁劲旅、盾构先锋”锦旗,被成都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称号。他们“干好现场赢市场”,为集团公司承揽地铁6号线、地铁17号线争创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奠定了坚实基础。
邵高波创新工作室现设立在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线八分部施工现场。来现场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看了邵高波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后,纷纷点赞。广州地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到施工现场,看到工地竞有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牵头的“创新工作室”感到十分惊奇,他们到创新工作室看过后,赞许到:“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线有你这样的人在坚守、在奋斗,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地铁交给你们干,我们放心。”(陈家顺 刘国占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毛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