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用心温暖父老乡亲
——追记青岛莱西市大河头村原党支部书记耿式资
他下葬那天,2000多名群众自发赶来为他送行;之后两个月,村民们主动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
邻村的一位村干部这么评价他:“这世上若有完人,他算一个。”
他就是大河头村去世不久的前任党支部书记耿式资。
“就是豁上命,也得让老百姓好”
大河头村地处三县交界,过去是出了名的脏乱穷村,连一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一次有人来村里收麦秸,恰逢雨季,车陷在泥浆里动弹不得。“从今以后再也不来这个破村了!”一句话,使耿式资思绪良多。“以后你忙咱家里,我忙咱村里,就是豁上命,也得让老百姓好。”1992年耿式资当选村支书后对妻子说。
要想富先修路。耿式资和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劳动,从村外拉回碎石、沙土垫平道路,填平污水坑,陆续修整出纵横十一条街道。后来又逐步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建垃圾清运点,甚至还铺设了雨污分流的下水管道,建成了村里自己的污水处理厂。
一边改善环境,耿式资一边琢磨怎么发展经济。看到种大棚蔬菜赚钱,他就动员村民建蔬果大棚。“开始没销路,他亲自找车,带我去寿光推销。”果蔬种植户孙云义对创业之初记忆犹新,“黄瓜卖了个猪肉价,村民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经济发展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提高,1992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几百元,2012年跃增到1.68万元。
走群众路线,就是入民群、纳民智、听民言
如何让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村民“知礼节”,耿式资琢磨出不少好办法。新任村支书耿守基介绍说:“我们老支书提议成立了道德评议会。谁家不孝顺老人、谁家乱倒垃圾等,这些事都拿到会上让干部、村民代表评议,评议结果张榜公布。村民都是本乡本土,谁不爱面子?因此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一下子就少了。”
耿式资说过,走群众路线就是入民群、纳民智、听民言。大河头村建立了三种民主决策形式:像宅基地和生育指标审批等大事实行集中决策,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56人联席会议投票,一人一票,谁也无特权;村里待办事项实行入户决策,把需要办的事印成“明白纸”发放到户,由全体村民投票;再就是协商决策,建立村“两委”成员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的“双联”制度,做到决策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如今的大河头村,已经是国家级“民主管理先进村”、省级“卫生村庄”、市级“美在家庭”道德示范点……耿式资个人也被评为山东省模范村委主任、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和莱西市十佳公仆。他把个人获得的奖金,都分给了其他村干部、幼儿园和孤寡老人,没往家拿回一分钱。
“我爸是个工作狂”
记者走进耿式资的家,普普通通四间瓦房。耿式资的小女儿耿建秀说:“我爸是个工作狂,手机24小时开机,家里啥活都是我妈干。他甚至记不住我年龄,家里来客人问我多大了,他就过来问我‘闺女你多大了?’”
耿建秀给我们拿出了耿式资生前的工作日志,最后一页定格在2013年4月19日,标题是:村北建桥工作和五保户房出售。
4月上旬,耿式资查出肝癌晚期。
4月20日,耿式资递交辞职报告。
7月20日,耿式资去世,时年59岁。
耿式资真的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吗?记者向他身边的人求证。
耿守基想了想说:“老支书原来脾气挺暴,走上领导岗位后才慢慢改变的。”
金大制革的社长、韩国人金长寿说:“在韩国、在中国,都没有遇到比耿书记更好的人了,他无私地帮我创业,我这辈子都是大河头村村民。”
2013年7月31日,耿式资资助过的病友从安徽老家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耿式资一生用一颗滚烫的心温暖着父老乡亲。”(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朱 楠 展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