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雷锋是咱的儿,他没干完的事咱要接着干”
1962年8月15日,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日子,年仅22岁的雷锋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余新元几乎不能自已,他一次次把挂在家中的雷锋照片摘下来捧在胸前,泪流满面地对妻子田儒文说:“雷锋是咱的儿,他没干完的事咱要接着干,他没走完的路咱要接着走,咱要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学雷锋!”
此后,这番对话,成了余新元人生的追求。人武部干部张硕田和处了3年的对象付凤云准备结婚,但由于没有婚房,愁得小伙子吃不香、睡不好,工作起来也无精打采。
细心的余新元看出了异常,经过一番询问,了解了情况后,他对张硕田说:“我回去跟你嫂子商量一下,把我们家的房子腾出一间给你们做婚房吧。”
几天后,张硕田和付凤云被叫到了余新元家里,一间粉刷一新的屋子展现在他们眼前。看着粉刷一新的房间和大红“囍”字,这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与张硕田夫妇一样,对余新元一家人念念不忘的,还有进城务工人员张兴恒。
辽阳县刘二堡镇青年张兴恒进城打工,在离余新元家不远处摆了个水果摊位。由于没有灯光照明,冬天一黑就得收摊,生意只能勉强维持。
余新元知道后,就让儿子给张兴恒的水果摊扯上了电。“爱心电线”一扯就是20年,张兴恒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在城里买了楼房,手头还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
在余新元的家门口,有个卖瓜果蔬菜的小市场。为防止出现欺诈顾客的行为,余新元有事没事就拎着板凳找摊主唠家常、讲雷锋,嘱咐他们要诚信做人、公平买卖。
如今,这条街成了远近闻名的“诚信街”,很多市民坐五六站公交车来这里买菜,图的就是一个放心。
2006年年初,鞍山市一些“爱心的哥”准备成立一个团体,队长李庆良的脑海里冒出了“雷锋车队”这个名字,但又怕达不到雷锋那样的精神高度,砸了这块牌子。
李庆良慕名找到余新元,讲述了自己的担心,余新元说:“学习雷锋不必非得学得轰轰烈烈,尽自己所能,真诚帮助他人,就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践行。”
李庆良豁然开朗,又请余新元担任顾问,带着大家一起制定车队章程,定下“扶贫救困,热心助人”的目标,并决定在每辆车机箱盖的右下角张贴“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经典画像,把“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的标语横挂在挡风玻璃的正上方。
“雷锋车队”成立后,余新元常去车队讲雷锋故事,免费为司机发放学雷锋手册,引导大家学雷锋做好事、比奉献不留名。
组建7年来,“雷锋车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1000多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00多次,成为一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道德名片”。(李大勇 焦玉庆 黄长刚 王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