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小护士”书写“大文章”
——记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姜小鹰
姜小鹰(右一)在给学生上急救课。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5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模拟重症监护室,姜小鹰教授正在手把手地为2011级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传授急救知识。3天前,这些即将到各大医院实习的准护理师刚刚接受了姜小鹰为他们举行的“授帽仪式”。
“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你们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来在工作中就会贻误救人时机。”面对姜小鹰语重心长的话语,学生们再次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与责任。
“我始终以护理为荣”
去年5月,60岁的姜小鹰卸任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职务。“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梦到自己在手术台前传递着器械。无论是否在护理一线,我始终以护理为荣。”她说。
小时候因为体弱多病,母亲又长期哮喘,姜小鹰立志长大当一名医生,为人们解除病痛。
1977年,姜小鹰以优异的成绩从宁德地区医院护士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成为一名护士。护士岗位工作强度大,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1979年,在做一次腹腔手术时,病人心脏骤停,抢救后依然昏迷,病情危急。经过三天三夜的观察和特护,病人得救了。出院时,他握着姜小鹰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技术高超,精心照护,我早没命了。”
根据这次惊心动魄的抢救经历,姜小鹰撰写了学术论文《一例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在当年的全国脏器功能衰竭及危重症护理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时引起轰动。领导和同事都很惊讶:“小护士”竟能写出“大文章”。
1984年,姜小鹰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学习,在那里,她第一次听说了南丁格尔的名字和事迹。从此,南丁格尔就成了她终生的精神偶像。
1988年,姜小鹰到福建医学院护理系任教,负责护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张白纸上,姜小鹰和她的团队开始了对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事业蓝图的筹划,使护理学院从原来只有大专护理教育,逐渐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学士—硕士—博士高级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院校。
建设高等护理培养体系的工作极其繁重,姜小鹰常常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一次为了申报国家级教改项目,她从下午2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6点,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又走进教室连续上了8节课,从此有了“白衣铁人”的外号。
30多年来,姜小鹰先后主持和编写教材、著作24种,主持参与36项课题,发表论文200多篇。她带领的护理团队囊括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护理学特色专业等荣誉。2011年,姜小鹰荣获第四十三届南丁格尔奖章,成为我国护理医学教学岗位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人文护理拒绝职业冷漠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医学护理技术进步了,职业情感却平庸了;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了,生命的价值却苍白了;我们医学护理的成果增加了,可是社会的褒奖却少了……医乃仁术,人文必须重回神圣的医学殿堂。”这些直击心灵的话语来自姜小鹰的《护士人文修养》公开课。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姜小鹰的护理教学中,加入了人文护理教学模块。“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从单纯注重病人生理康复改变,到同时注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身心康复的综合影响。”
1977年,姜小鹰刚刚走上医疗护理岗位不久,一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当着母亲的面,纵身跳下窗去,病房里老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她记忆犹新。从那一天起,姜小鹰就意识到,病人除了需要生理治疗之外,心理的治疗和护理同样重要。
当姜小鹰第一次看到医生的手术刀划过病人的皮肤时,感觉自己都有痛感,但几年之后,再大的手术她都麻木了。“这就是可怕的职业冷漠。”她说,医者要有人文情怀。护理人文教育,就是要拒绝职业冷漠,始终把患者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有痛感的生命体来对待。
在这种理念推动下,她先后主编了《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护理伦理学》等教材,并在全国高校护理学本科专业中广泛应用。她和同事共同完成的“护士人文修养”6集系列讲座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姜小鹰认为,专业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对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人文关怀的理念。基于这种理念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1994年,姜小鹰和同事们创建了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台江老年公寓”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在双休或节假日为老人们量血压、体检和提供生活护理,至今延续了20年。
回顾30多年的从业生涯,姜小鹰深情地说:“无论在临床护理工作还是在护理教育岗位上,护理工作都让我的生命体现了价值。”
(江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