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我们是拉萨的主人 来建设自己的家园(图)
//www.workercn.cn2014-10-20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第一次尝到了羊水的味道

  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助产师 宋征

  第一次走进保健院,看到很多患者将灶具、杂物都带到医院来,使病房原本就不宽敞的楼道更显狭小。随即而来的,是因患者长期食用酥油和糌粑,病房里始终飘着的一种无法描述的气味,这对我来说还真是个考验。为了尽快融入这个新集体、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同身边的藏族同事一起喝起酥油茶,吃上糌粑。科主任说我是第一个这么短时间内就能和科里人一起喝酥油茶、吃糌粑的援藏医生,还给我起了一个藏族名字——梅朵!

  不久,我就主动申请夜班轮值,因为夜班的产妇分娩量比白班多,只有值夜班才能帮助更多的产妇,将技术更好地传授给助产人员,提高现有医护人员的工作技能。

  记得去年十月末的一个夜班,走进待产室,产床上躺着一位产妇,周身水肿明显,一脸倦容。她的爱人静静坐在一旁,眼圈红红的。藏族同事丹增旺姆向我介绍产妇的情况,产妇以前生过两个孩子都没活下来,这次怀孕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可是没到产期肚子开始一阵阵的隐隐作痛,入院后一直给予静脉输入硫酸镁来抑制宫缩,可是效果不佳。我和大夫与家属沟通:“产妇血压还在上升,而且宫口已经开了,保胎是不可能了,只能是把胎儿尽快生下来,让产妇血压逐渐恢复平稳。”

  九点四十分,我亲自接生下一名男婴,但由于孩子孕周太小,发育不完善,出生后重度窒息。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新生儿复苏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心率上来了!肤色红起来了!终于等来了那迟来的第一声啼哭!宝宝抢救成功了,在场医护人员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两个月前,我正在产房里忙碌着为两名产妇接产,产房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宋老师,新来的一个产妇在楼道里生了。”护士卓嘎拉姆急匆匆地跑进产房。“通知儿科医生马上到场。”由于没有听到初生婴儿那声清脆的啼哭声,多年助产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这肯定是一个需要紧急复苏的孩子。我刚好缝合伤口完毕,赶忙接过卓嘎拉姆怀里的婴儿,孩子面色苍白,无呼吸,给予刺激无反应,心率不足60次/分。如果等待儿科医生到场抢救、等待连接电动负压吸引器的一系列操作,势必会耽误一些抢救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险情。我想都没想就将吸痰管连接电动负压吸引器的一端放入我的口中,通过吸痰管,口对口的一口口吸出孩子口中的羊水,并按照新生儿复苏流程,给予触觉刺激、加压给氧。等儿科医生迈进产房大门的时候,迎接她的已经是孩子洪亮的啼哭声。工作14年来,我也是第一次尝到了羊水的味道!

  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三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援藏干部永恒的话题。一年多的援藏工作,我找到了答案:真情奉献!我的援藏目标就是带出一个像样的产房,留下一支合格的助产队伍,为更多的藏族同胞带来安康!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