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浑厚的男中音带给人听觉的享受,深刻的思想带给人心灵的愉悦。
格子衬衣、蓝色西装配红色花纹丝巾,这是今年“两会”上曹可凡的经典装。很多人熟悉曹可凡,是因为他主持的节目《可凡倾听》。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还询问他《可凡倾听》的制作情况。成功瘦身三十多斤的曹可凡,并不像年过半百的人,他侃侃而谈他的建议、他的新书、他的欣喜。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中国青年网记者郭蕾 摄
第一次“触电” 牵手《我们大学生》
“那是1987年,差不多快30年了。我学的是医科大学,医科大学学制时间比较长,当时是六年。在五年级的时候,上海电视台要办一个栏目《我们大学生》,请大学生一块儿来主持这个栏目。”回忆起第一次拿话筒,曹可凡的眼睛显得更眯了。
为给这个栏目选大学生主持人,上海电视台办了一个海选,像现在的“超男超女”一样,从里面遴选主持人。各个大学的精兵强将被推荐上来,曹可凡就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推荐人选。大约几百个人参加海选,曹可凡说自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非常幸运,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有20个人,要从中挑出10个,最后可以成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
终于从决赛中脱颖而出的曹可凡将胜利归功于设计的节目和所邀请的嘉宾。决赛中需要选手准备一个节目,曹可凡准备的节目是《观察与思考》,他设计的桥段是:有一个同学,经常搞些小发明,非常有意思,还拿了些专利,但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普通。那么,这样的同学算不算是好的学生?同时,因为节目时间有限制,讲述清楚对这一事件的观察和思考就需要一位表述能力非常强的采访嘉宾。曹可凡把目标锁定在当时教他胚胎学的王教授身上。这位教授表达能力很强,学生都愿意听他的课。结果,曹可凡准备充分,采访嘉宾表述得好,比赛得了第一名,最终和其他九名优胜者一起成为了《我们大学生》的主持人。
“那时我只是爱好文艺,其实对主持还完全没有概念。”曹可凡对他的第一次“触电”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