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掌控星船冷暖 书写无愧人生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苗建印创新团队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奉献航天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卫星冷了热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苗建印创新团队成员弹唱的热控版《时间都去哪了》如清泉流淌,湿润了人们的眼眶。
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样一群颇有文艺范儿的人,却承担着世界上最高精尖的科研任务。他们长期致力于为航天器设计、裁剪并制作合体的“冷暖衣”,确保航天员和飞行器上的所有设备温度适宜、运行良好。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宇航级热管,开创我国航天热控技术历史新纪元,到开发出4项全球首创、6项国际领先的热控产品,50年间,团队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的璀璨成绩。
挑战中国航天热控最高难度
2013年12月14日,“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信步虹湾。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苗建印团队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研制出一套“不足美苏五十分之一重量,却能抵御月球300多摄氏度温差的探测器月夜生存温度控制系统”。
“月夜生存”几乎将负责热控的技术人员逼到了绝境。苗建印带领团队成员用了8个月,提出了两相流体回路方案。“这套两相流体回路系统是综合利用月球1/6g的重力场、特殊热源、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无须电源供给就可实现探测器内所有设备的温度控制,解决月夜无电源供给情况下仪器的温控难题。”苗建印介绍说,这一技术,从未在国内外任何航天器上用过。
为了这一方案顺利实现,保证产品按期交付,他们在试验、跟产、验收等各个环节上赶进度,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全球成功首创了月球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并解决了美国拟在2030年前重点突破的学科难题之一。
拿下比“诺奖”还难的实验
2005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广发“英雄帖”,他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拟随奋进号航天飞机登陆国际空间站,帮助人类认识未知的暗物质,探索宇宙奥秘。但是,其对温度一致性的要求非常高,而储液器是最核心的部件,既要能完美控温、抑制气泡,又要为系统供液——这在当时的热控界看来,简直是“疯狂”的需求。“磁谱仪项目是我40多年里遇到的最难的实验,甚至比当初为我带来诺贝尔奖的实验还要困难得多。”为了早日完成项目,丁肇中遍寻欧美,却无一人应战。苗建印创新团队一举揭榜,为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面对数不清的技术难题,他们组织“头脑风暴”、找专家开拓思路,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攻坚;面对极特殊的材料需求,他们跑到相关的研究院所,开小灶单独冶炼;面对空间失重条件下的气液分离和流体管理难题,他们有近两周的时间与外界“失联”,最终提出的方案得到美国宇航局流体力学专家尤金·恩格教授的充分肯定:“看来,我们选对了储液器的研究队伍!”
处处追求极致的“完美控”
每次搬家,他们拆装、摆放家具时,全过程精细标识,设专人负责检验、确认,让搬家公司的人哭笑不得。这种深入骨髓的“职业病”,得益于团队一以贯之的理念:对完美不放松,对问题不放过。
在开发世界上尺寸最小宇航级热管的过程中,面对高难度的工艺要求,原材料厂家连连摇头,不愿接手。“没关系,我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做。”苗建印说。经过数不清次数的实验、修正、再实验,国际上最小尺度的宇航级热管管材诞生了,苗建印追求完美的精神让厂长钦佩不已。
就是凭着这样一份执着和细致,半个世纪以来,团队的产能提高了10倍,设计、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交付产品100%合格、在轨无一失效,创下了业界奇迹。团队完成973、863等国家重大预研项目6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及一等奖8项、国家/国防发明专利60多项。
一生“敢碰硬”与“甘无名”
50年来,这个团队逐渐孕育形成了“一腔热血敢碰硬,一片冰心甘无名”的团队文化。
早在求学时期,苗建印就成了班里唯一不考托福、不考GRE的人,他说:“我就在国内干,在这里才能实现梦想。”多年前,曾有外行业公司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却不为所动,“我就在航天干,这里才有我的舞台。”他曾两次主动让贤,将年轻同志推到行政岗位上锻炼成长:“我给你们让路,你们都能干了,我就不用干了!”
团队老前辈侯增祺,在班组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7年;清华高才生李亭寒,一辈子在一线拼搏,退休返聘后仍在亲力亲为地做热管充装等基础性工作;已退休的文耀普,在福利分房时主动退让,将室主任职位甚至研究员职称主动让给年轻人。
这样的精神特质在这个团队无声地传承下来,所有成员都能保持一颗纯净淡泊之心。面对他人评功授奖的各种荣耀,他们不羡慕、不计较;面对创新路上的坎坷,他们不急功、不近利,耐得住寂寞。(记者 叶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