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村医邓世友的卫生室,在福禄镇浸河村,这是重庆市璧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从璧山城区开车沿曲折的山道往上爬,大约40分钟就到了邓世友的简陋卫生室。
除了几次因为肺癌住院手术,67岁的浸河村村医邓世友,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一直坐到天黑才离开。他的左肺在2004年全部切除,2010年右肺上发现癌细胞后,又做了两次手术。他的老伴和三个早已在城里安家的儿女,总是劝他下山安享晚年。“还是不行。”邓世友说,“一天不来,我这心里就不踏实。”
5月7日上午,邓世友给两个手指受伤的村民包扎了伤口,给确诊肾炎的村民王世昌开了药、打了针,又给一位村民输了液,一直忙到下午两点钟才回家喝了碗稀饭。下午两点半,邓世友刚赶回卫生室,村民韩兴江就举着两只溃烂得吓人的手走了进来。“前两天痒得难受,擦了几次乐果(一种剧毒农药),手全部烂了,痒还照样痒。”
有些冒火的邓世友,一边赶紧拿药处理,一边大声责怪韩兴江:“你来找我呀!我天天都在这里。擦农药止痒,亏你想得出来!”邓世友从1970年开始做村医,内科外科儿科中医西医都能来,在浸河村和周边四五个村子里都很有威信。那时农村人口多,附近几个村子八九千人,谁有头痛脑热都找邓世友。邓世友白天在卫生室接诊,天黑了就去村里巡诊,经常深夜一两点才回家。遇上雨雪天气山路不好走,就住在村民家。
有一年冬天,邓世友晚上冒雪去邻近的大足区龙水镇给一个村民输液,输完液后雨夹雪越下越大,村民就劝他住一晚再走。谁知邓世友洗漱完刚上床,邻居张家辉就气喘吁吁跑来,说他弟弟突发高烧,邓世友抓起药箱就往回跑,一路上连滚带爬赶回浸河村。“邓医生身上全是泥水,但他一夜几乎没停,终于把我弟弟给救过来了。”张家辉说,“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有点儿想哭。”
“我做了几次手术后,再没办法像以前那样了,有时去村子里给人看病打针,路上都要休息好几次。”邓世友说。但他仍然坚持出诊。85岁的周世芳失明,又有坐骨神经痛,来卫生室不方便,邓世友就定期上门;蔡大璧有心血管疾病,走不得远路,邓世友还是定期上门。
邓世友每年要对浸河和附近村子的130多个高血压、糖尿病和癫痫病等慢性病患者随访建档。接受肺部手术后,他的抵抗力弱,每天要吃抗癌药、感冒药、治腰椎病的药,但随访建档的事从来没有耽误。身体弱,走路慢,他就事先给每个患者打电话,约好了时间再上门,省得自己跑冤枉路。
邓世友的儿女们现在都发展得不错,他们年年要送老两口出去旅游、调养,但邓世友总是不肯离开他的卫生室。“农村人图方便,要是卫生室没人,一些小毛病他们就会自己弄,或者拖着,很容易误事。”邓世友说。他知道老伴儿很想去城里和儿女们住得近一点儿,就因为他每天都要守着卫生室,老伴儿就一直陪着他住在山上;老伴儿特别想到外面走走,因为他整天守着卫生室,直到现在还是哪里都去不了。
邓世友很感谢老伴儿,也想趁着老两口都还走得动的时候,去看看外面。在儿女们反复动员之下,终于有一天,他对来走访的镇干部说:“过一阵我可能出去一趟,儿子女儿要我陪老伴儿出去旅游一次。”他又伸出一个手掌:“就五六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
“出去走一走吧,您老确实也该多休息休息了。”镇干部说。
镇干部答应得如此干脆,邓世友反而有点儿迟疑了。“每天早上起来,就想着要来卫生室,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他慢慢环顾卫生室,像是自言自语,“哪怕一天没有一个人看病也没关系,只要坐在这里,我心里就踏实。”(记者 张国圣)
湖南大山深处 探访最美丽的乡村医生(组图) | 2010-11-19 |
“索道医生”邓前堆 | 2010-11-19 |
洪湖女船医水上行医10年 医路可绕地球两... | 2010-11-19 |
爱岗敬业乡村医生郑运奕:为了病人快乐的眼神 | 2010-11-19 |
村医黄洪海的41年行医路 | 2010-11-19 |
刘远春:盛开的雪莲 把爱扎根基层(图) | 2010-11-19 |
贵州苗家女医生潘凤:苗岭山上的“白衣天使... | 2010-11-19 |
纪洪革:村民眼中的“好亲戚” | 2010-11-19 |
重庆宝顶镇残疾村医吴华:山区行医三十五载... | 2010-11-19 |
村支书劳光荣:“官职”虽小更努力 尝尽酸... | 2010-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