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追赶时间的人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

追赶时间的人

本报记者 刘松柏

图① 李天初院士在守时实验室。

图② 李天初在NIM5铯原子喷泉钟实验室。 (资料图片)

  人物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一辈子学计量、干计量。今年已经70岁的他,多次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填补国内空白。去年8月,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的“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参与驾驭国际标准时间的国家。

  “与最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一见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提到的不是成绩,而是差距。

  其实,我国的时间基准装置的准确度已从每30万年1秒提高到2000万年不差一秒,但在李天初看来,还不够。“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NIM6铯喷泉钟的研究,目标是6000万年不差一秒,完成后,中国在时间频率领域才步入国际第一梯队。”

  70岁的他,追赶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这一切,都是为了离时间近一点,更近一点。

  拥有自主的时间频率基准

  在中国计量科学院一间实验室里,有一台长相“奇特”的机器。同行的一位计量院研究人员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就是目前我国最准确的原子钟——NIM5铯喷泉基准钟。”

  去年8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研制并运行的“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通过了国际频率基准工作组的评审,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中国首次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不仅具有话语权,更具备了“表决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参与驾驭国际标准时间的国家。

  不少人可能并不清楚提高时间的准确度到底有什么用处。众所周知,现代国际时间单位是原子秒,1原子秒是由铯原子跃迁振荡91.9亿多周所持续的时间。在生活中,1秒钟,对普通老百姓来讲,不过就是“眨一下眼”、“张一下嘴”、“接通一个电话”……表面看来似乎微乎其微,但对于航天、电子通信、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来说,1秒钟可是天大的事。

  以“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为例,飞船发射前,在全球共设置了多个监控站,这些站的时间都务必精确到微秒。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速度约每秒8公里,差1秒,飞船的位置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大到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小至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时间频率计量与我们息息相关。”李天初说,没有它,时空无法和地面同步,卫星导航定位无法实现;没有它,高速宽带通讯网络将处于瘫痪,所有的计算机都不能上网;没有它,手机机站间由于频率时间无法同步,也将无法正常工作,我们的手机也无法通话……

  “建立独立自主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关乎国家基础科学,关乎国民经济,关乎国防建设的核心利益。”这一沉甸甸的使命一直藏在李天初的心里,不管外界有多大的诱惑,始终没有动摇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