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黄志强:披肝沥胆 大爱为民
//www.workercn.cn2015-07-29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死相托 永不言弃

  黄志强一生挽救过多少生命?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但是,重症监护科的医生和护士告诉记者,90多岁高龄的黄老,依然坚持每周来重症监护室查房,直到他再也走不动了……

  最终找到黄志强看病的,大多都是无路可走的重症病人。8年前,年仅17岁的王楠遭遇车祸,十二指肠被撞破,出现严重的腹膜炎并导致休克。当地医生诊断说,就算手术顺利,患者也很难怀孕了。好心人说,解放军总医院有个黄志强,你们找他试试吧。就这样,已经85岁的黄志强又一次走上手术台。

  后来,王楠顺利结婚、生子,并在2012年带着儿子来看她的救命恩人。看着黄志强风尘仆仆地查房回来,王楠忍不住问:“爷爷,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病人相信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黄志强笑着说。

  “生死相托,永不言弃”,这是黄志强一生恪守的座右铭,更是他对每一个患者的庄严承诺。

  一次,一位来自内蒙古身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入院前,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过紧急剖腹检查手术,腹部切口已经大部分裂开,胰腺体尾部和周围组织已经坏死,生命危在旦夕。

  很多医生认为这是一台没有希望的手术。黄志强一言不发,反复研究病人病历并通过电话咨询此前手术情况。第二天,双眼布满血丝的黄志强组织紧急会诊,斩钉截铁地说:“有希望!”

  后来,这台手术在医学界传为佳话。原来,在此之前,我国胰腺手术都是从腹腔正面开刀切除胰腺坏死组织。可是那一次,黄志强独辟蹊径,从背侧开刀切除。这一改变对引流腹腔内坏死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去除残余死角的坏死组织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还避免了手术在同一位置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

  成功并非偶然。“黄教授每次查房时,在患者床头一站就是20多分钟。”黄志强的学生、肝胆外科副研究员张爱群说,“他对病情仔细、全面的洞察超乎常人的想象。”

  “多思考、多看片,从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病例生理学等各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中分析思考、去伪存真,同时规划几种方案,有备无患,这样的手术才能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获得最大的成功。”黄志强经常这样告诉学生们。

  在查房讨论或授课时,他常常能脱口而出多年前诊治过的疑难病人的姓名、病情特征以及手术方式。90岁的他思路依旧清晰,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他常常会把头一天看过的片子留下来,第二天、第三天继续研究、反复琢磨。他还会主动联系病人,询问、了解他们的病情。

  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很多,黄志强从不拒绝任何一位病人。他说,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医生应该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患者。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