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黄志强(左二)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义诊。孔令占摄(人民视觉)
听说有记者要采访黄志强院士生前的事迹,一位曾经他救治的患者带着一家人连夜从河北农村赶来,“我不能为黄教授做些什么,只想让更多人知道他是个好人。”
采访黄志强曾经救治过的患者,看到最多的,是泪水;听到最多的,是感恩。他们都说,黄志强不仅是赫赫有名的“肝胆大师”,更是一名有肝胆、有担当的好医生。
追求极致 技术精湛
“医生就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患者”
16岁学医,22岁行医,在跨越两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黄志强一直孜孜追求着这样一个目标: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的痛苦。他常常说,“做工作就要做得最好。医生就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患者。”
黄志强做手术看起来“慢”。他说,自己做手术“往往做一步,想一步,看着这一步没有问题,再进行下一步。”熟悉他的同道都知道,黄志强做手术其实很快:基本功扎实,判断准确,没有多余动作,看起来慢,实际很快。
黄志强做手术还有一个特点,术中解剖结构清晰,动作轻柔,止血彻底,手术做得很干净,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他的十根手指好像长了眼睛,融进了灵感、睿智和聪慧。
黄志强却认为,仅靠技术永远不会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没有扎实的临床学科基础,缺乏细致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力,不能时刻将术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放在心上,这样的外科医生只能算是“开刀匠”。
黄志强有一个自己为之痴迷的世界。他经常面对一个病人的片子,一看就是一个小时,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有时为了判断病情,他能在病人身边坐上整整半天,详细记录病人呼吸、引流、排泄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因为对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黄志强总能在复杂病历的会诊中,一下子抓住主要病情,并给出针对性治疗方法。
在一次会诊中,经过血管造影、CT检查确诊了一位肝脏肿瘤患者,在场的其他专家一致附议。就在会诊即将结束时,主持者按惯例征询一直默不作声的黄志强教授的意见。黄志强缓缓说道:“我认为不太像。”
一语惊四座,原本已成定论的判断横生枝节,大家都惊呆了。然而,为患者开腔手术探查的当天,结果正如黄志强所料,是腹膜后肿瘤,因为肿瘤位置突前与肝脏重叠,所以造成了错觉。
尽心尽力 治病救人
医学泰斗的人生之旅 | 2011-04-26 |
吴孟超:手术刀上写忠诚(图) | 2011-04-26 |
吴孟超瞄准世界医学的前沿 | 2011-04-26 |
“百年良医”葛宝丰的苍生大爱 | 2011-04-26 |
心系社会、服务百姓的向善追求 | 2011-04-26 |
黎介寿院士:信念与追求,成就一个又一个奇迹 | 2011-04-26 |
李正平: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 2011-04-26 |
肖颖彬:仁心妙手暖人心(图) | 2011-04-26 |
张金哲:94岁的出诊大夫 | 2011-04-26 |
韩小红:中国健康管理产业的筑梦者(图) | 2011-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