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95岁党员郭成旺的治沙故事:“党旗照着我心里就亮堂”
//www.workercn.cn2016-06-29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和共产党一起出生,一起长大,我们血脉相连。”说起自己的年龄,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95岁的党员郭成旺自豪地说。

  6月25日,朝阳初升,晨露欲滴。郭成旺和我们走在林间的小路上,空气中一股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老人一边气喘吁吁地引着路,一边很有兴致地哼着:“东方红,太阳升……”

  郭成旺没有同龄人的老态龙钟,他矮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深深的皱痕里露出白色的纹理,古铜色的双手比划着说话,声音浑厚而响亮,走起路来腰杆挺挺的。

  入党让我的心里有了着落

  说起五年前入党的情景,老人的眼里闪出泪花,他说这辈子很少落泪,拿到党员证的那一刻却忍不住落泪了,因为他期盼了太久。郭成旺老人,24岁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因介绍人不幸离世,档案一直没有完善。在快90岁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要入党,就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终于在90岁时圆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梦想。

  “这辈子能入党,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入了党我的‘腰杆’也挺直了。”郭成旺老人指着胸前的党章激动地说。

  说起共产党,郭成旺老人像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他说:“自己一路看着共产党从小到大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真是太不容易,如今这么美的社会,哪一点不是共产党打拼来的,我懂得共产党,知道共产党的品性,所以说什么也要入党,入了党我的心就有了着落。”

  党旗照着我心里就亮堂

  在郭成旺老人植树的林海里有一面红旗,那是绿海中最美的色彩。入党后郭成旺老人坚持把一面党旗插在沙梁上。或许别人不理解,他说:“党旗照着我,心里就亮堂。心里有了党员标杆,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村民们说,上世纪70年代,郭成旺老人在当护林员时为解决全村人的烧柴问题植树造林,无偿为村集体植了4万亩林,后来为了巩固生态建设又承包荒沙,带头植树6万亩,其实他一直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沙漠里踩了相当于绕赤道4圈的足迹

  郭成旺老人住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接壤的毛乌素沙漠,这里是沙尘暴吹向中原内陆的一个重要源头。把这片荒沙管制住,是多少代人的夙愿。

  郭老一生与沙斗,与绿色同行。他植绿了10万亩荒沙,用双脚在沙漠里踩出16万公里的足迹,相当于绕赤道4圈。郭成旺的家与沙漠往返一程至少20公里,他一年中有半年在沙漠里,如今已坚持植树40多年,根本不记得自己植了多少棵树。

  在郭老种植的林子里,有一棵缸口粗的大杨树像一位长者在守望着这片林海。老人说,这棵40年的老树见证了他们祖孙三辈植树的辛酸史。

  那是1989年的一天,他们一家人在劳作后,正准备在沙漠里做饭,一阵龙卷风过来,把临时搭的锅灶上的面团、案板都埋在沙子里,饥饿的他们顾不得讲究,把面团上的沙石吹了吹,又做成面条吃了。从那以后,他们尽量背一点干粮和水,但茫茫沙漠里连个避风吃干粮的地方也没有,一家人就轮流把干粮口袋捂在嘴上吃,这样风刮不走,沙吹不进。

  一定会让您给党有一个圆满交代

  老人的孙子郭建军告诉记者:他清楚记得小时候,农闲了,他爷爷领上一家人种树;农忙时,别人歇工,他爷爷还在沙漠里忙个不停。凭着这份坚守,老人先后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优秀护林员”称号,陕西省授予的“在三北护林二期工程中取得显著成绩”和“先进个人”奖等省市县10多个奖项。

  “党一直记得我,没把我亏了。”老人指着墙上发黄的奖状颤抖着说。

  如今最让郭成旺老人欣慰的不是这些“军功章”,而是孙子和他治沙一条心,老人高兴有了接班人。几年前,他考验孙子:“我左手放500元,右手放一把树,你选择哪一个?”

  “钱能花完,树子子孙孙花不完,我选树!”孙子毫不犹豫。

  就这样,郭成旺老人把植绿毛乌素沙漠的“接力棒”,放心地交付在孙子郭建军手中。

  夏日的微风格外凉爽,林中的野花缤纷绚烂。郭建斌搀扶着爷爷,望着眼前一片片林海,发着誓:“一定会让您看到林子里全部通电,一定会让您走时见到一万亩新生的樟子松,一定会让您给共产党有个圆满交代。”祖孙间的承诺在郁郁葱葱的沙漠中久久回荡……(通讯员 樊悦 王志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