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0多年前,还在读大二的姚檀栋第一次到祁连山的冰川考察实习。洁白的冰川绮丽壮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被强烈震撼的姚檀栋心生感慨,“冰川就是我一生的命运”。
一则“中国科学家首获‘地理学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大众得以认识这位以研究青藏高原冰川著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网站近日宣布,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姚檀栋将被授予2017年维加奖,这是亚洲学者首次获得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此项荣誉。
扎根“第三极”
太平洋的风吹不到青藏高原,但高原冰冻圈的变化却能决定风往哪儿吹。“青藏高原冰川、积雪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弱,决定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姚檀栋说。
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到喜马拉雅山脉——科学家口中的“第三极”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第三极”的冰川孕育着亚洲几大河流,每年冰川融化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下游十几个国家逾20亿人口。“这里是亚洲的水塔,堪称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环境驱动源’。”姚檀栋说,尽管有地球上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人群依赖于“第三极”环境,但相比南北极,对“第三极”的研究依然偏少。
“超过80%的冰川在退缩。”姚檀栋说,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冰冻圈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变化之大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期。
钻取冰芯就是从高海拔冰川中钻取冰样,解析冰川中包含的各种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比如,通过分析冰芯,可以发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过去一千年中含量不断增高。”姚檀栋说,科学家就可以搭建起相关监测模型。
“气象资料只有100多年历史,对于更久之前气候变化的认识,就要依靠其他替代资料。”姚檀栋说,冰芯最准确地记录了过去上千年的气候变化规律,掌握过去的变化规律才能预测未来。
“天天挖矿的人收获最多”
1974年,姚檀栋作为当年的优秀学生,被兰州大学冰川冻土专业录取。“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和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给姚檀栋打开了一扇通往冰川研究深处的大门。1987年,他前往法国,师从世界冰芯研究权威、泰勒环境成就奖得主劳瑞斯,逐步开始投身冰芯研究。
在“第三极”高海拔地区钻取冰芯,既艰且险。多年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登山路上,每走一段就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命“凝固”的日期。风雪呼号中,谁也不知道脚下有没有夺命的裂缝。
2015年,姚檀栋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又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即便在6700米处突遇冰裂隙,他们仍然钻出一根符合研究标准、长达308米的透底冰芯。
在姚檀栋之前,曾有美国的顶尖地理学家凭借同时对南北极和“第三极”的研究而荣获维加奖。
姚檀栋说,美国科学家的视野非常宽广,而自己则一直专注于“第三极”。“‘第三极’是个富矿,别人偶尔来挖一次,可能挖的技术比我好,很快挖了一颗大的。但我天天在这儿挖,最后挖的还是最多。”
“群体效应的结果”
姚檀栋说,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的研究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近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总体来说,我们在青藏高原环境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我国科研人员‘第三极’整体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达到让国际瞩目的程度。”姚檀栋说,获奖是一种群体效应的结果。
姚檀栋牵头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汇聚了全球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组织完成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六个方面,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两千年到未来一百年的环境变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在采访中,他数次提到,要培育宽广的科学视野,而科学视野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研究之上。欧美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有非常雄厚的实力,所以能源源不断“冒”出科技创新成果。“我们对‘第三极’研究的顶级成果,整体而言水平还不是世界第一,要全面提高研究质量,达到世界引领水平,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姚檀栋说。(记者 董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