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22日,重庆发布洪水红色预警,而这也是重庆历史上发布的首个洪水红色预警。当天17条河流出现超警超保,其中有一半出现在綦江流域。綦江是重庆最主要的干流之一,沿线涉及近百万人口。
当天,綦江城区抗洪作战全面展开,而在重庆市水利局的水情值班室,气氛也高度紧张,一线骨干紧盯着十几台电脑,5000多个站点的数据第一时间汇集与此,这里发出的每一个预警通报都关乎着成千上万百姓的安危。
报不报,发不发?
“真的是一开始反应是头皮都在发麻,这个情况太少见了,所以首先第一个反应是赶紧做预报,我们把所有的预报员都叫过来了。” 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科长黎春蕾回忆当时的情景。
根据实时水情变化演算出来的预报结果确认了綦江超过保证水位的事实,而到了11时38分,水文总站接到了一个关键水文站点报来的数据,289.03米,超保证水位2.71米。
就在这时,分歧产生了。有的预报员认为这个数据超历史,有的预报员认为接近历史,有的认为没有超过历史。到底报不报,发不发布红色预警?
预报演算难以做到绝对精确,按规定,预测出现超历史水位才能发布洪水红色预警,此前,重庆从未发布过这个级别的洪水预警。
红色预警,意味着应急响应工作提升到最高级别,而一旦水位不再上涨,就会因预警级别过高影响防汛抢险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这个预警到底要怎么发?经过12分钟的激烈会商和多次演算,在水文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的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站长王云做出了决定。
“就是一二十厘米,能不能超历史的问题,超了历史,可能也只有几十厘米,不会超过一米,要提前报,为了对历史负责,为下游群众转移负责,当时顶着很大的压力我们还是坚持发。”
王云
6月22日11点50分,重庆历史上首个红色预警发布,綦江沿线开始加速疏散转移工作。下午4点,最大洪峰穿城而过,綦江区整体疏散转移十万余人,洪水没有造成一人死亡,群众的财产损失也大大减少。
洪峰“哨兵”:两个人的水文站
面对如此量级的洪峰,能让王云拍板发布红色预警,除了经验和担当,还有当天11时38分收到的一个核心数据,这个核心数据来自于这次綦江洪峰的前哨站:东溪水文站。东溪水文站是綦江进入重庆的第一个水文控制站,也是一个只有两个人坚守的水文站。
6月22日上午,东溪水文站洪水暴涨,整个河道波涛汹涌,洪流横冲直撞,和平时的东溪水文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阶梯、标尺都被淹没,一个延伸出来的测井房不停被洪水拍打。
当天凌晨3点,站长尹章文就意识到,这次降雨非比寻常,他紧急喊来了自己的搭档吴静。
暴雨之中,这个只有两名水文人坚守的站点提前进入了“战斗”状态。“没有喘息,就一直在跑,拼命地跑,拼命地跑着,做完这样又马上去做下一样。” 站员吴静说。观测水位、测流、报汛,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一轮的工作,将数据发回总部,紧接着又开始下一轮监测。
吴静
上午10点,就在洪水最猛烈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出现了。
当吴静正在观测水位的时候,一棵黄桷树顺着洪流而下,把用来观测的缆绳和雷达波系统挂断了。
这次意外导致仪器设备失灵,只能靠人力,用老办法测流,接下来的测报速度怎么保证?尹章文和吴静没时间思考,水越涨越快,半小时内进行一次完整测报的流程必须完成,否则就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人工浮标法测流这个位置离我们站房有100多米远,测完了之后马上又要跑回来发报,当时就这么来回跑,有时候就感觉到跑不动了。水涨得那么快,你不能等,你没有时间来等,你必须跟它抢时间,抢在它的前面。”尹章文说。
尹章文
和洪水抢时间,对于水文人而言,就是要测得到报得出。当时,从东溪报出的洪峰289.03米这一数据至关重要,对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作出精准预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接力赛的最后一站
如果说上游东溪水文站是綦江重庆境内第一个控制水文站,那么下游五岔水文站就是綦江汇入长江干流前最后一个控制水文站。它们首尾呼应,上游洪峰过去了,就轮到下游迎接挑战。并且此次洪水是否超历史最高位,也是以下游五岔站监测到的洪峰水位为准。
6月22日下午3点左右,五岔水文站站长刘劲梅才有空吃上一口方便面,这时,突然打来的一个电话,让她瞬间紧张起来。
电话是东溪水文站长尹章文专门打来提醒刘劲梅的,因为对五岔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东溪水文站的雨情。凭借3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刘劲梅预判五岔最高水位将在19点-20点间出现,而夜间作业对水文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视线不好,这个水又涨得快,这个河里的漂浮物满河都是,如果是那个漂浮物一旦挂到我们那个缆道上面的话,我们缆道就承不起,就容易遭拉垮。”
缆道一旦用不了,专业设备就无法被拉到河上测流,这是刘站长最担心的事。夜幕降临,紧张的战斗开始了,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紧忙碌了起来,这时,刘劲梅却独自骑车来到距离站点200多米的地方。
“在我们的缆道不能够使用的时候,它至少能够把我们的流量推算出来,总之比我们去估计,比我们目测还是要准确一些。”刘劲梅口中的“它”是一种适用于缆道等设备无法使用时的观测方法,利用上下相隔几百米的特殊标尺进行观测,取差值来推算流量。
刘劲梅
刘劲梅要做好万全准备,保证有仪器没仪器都能测流。抓紧时间做好数据记录后,她赶回了站点。没多久,五岔站有水文记录以来最高的一次水位出现了——205.85米。
205.85米的水位超过了1998年洪水历史最高水位0.3米!印证了8小时前市水文总站发布红色预警是准确的。而此刻,五岔水文站下游的江津区3个镇街,15000余人都已得到转移安置。
“最有成就感就是这一次,完完整整把这个洪水过程测出来的,而且人员、设备都很安全,可以说圆满完成了这一次测报任务。”刘劲梅感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