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北京平谷书法“教师”马耘为刘家店镇村民开办6年的免费书法班

书法让村里的生活更有“文化味儿”

2020-07-23 08:24: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现在到刘家店镇农民家里去看看,几乎每人家里都会挂着一幅书法,或者是一幅画、一幅剪纸……”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马耘已经给刘家店镇的村民开了6年免费的书法班,谈起这些年来平谷书法提升工程给农民带来的生活改善,他津津乐道。他说,这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治理,平谷村子里的环境确实变好了,但更可喜的是看到老百姓的生活也变了,不仅仅是卖桃带来物质上的富裕,提笔练字更是为大家的小日子增添了精神上的“文化味儿”。

马耘(左)与外国友人交流书法艺术

  一笔一画从头教

  让“书法之乡”更名符其实

  201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平谷“中国书法之乡”殊荣,这一称号首次落户京郊,中国书法文化影响并改变更多的普通平谷老百姓的生活,正是从平谷有了“免费书法班”开始。2014年,平谷刘家店镇成立了“丫髻山书院”,成为全区最早的镇一级书院。作为平谷画院的院长,马耘兼任起了丫髻山的书院院长,开始给农民们开起免费的培训班,一个书法班,一个国画班,书法班直接由马耘授课,国画班则由马耘弟子带班。

  “自从有了书院,我就来刘家店镇上课了,一直教到现在……”谈到给丫髻山脚下的村民们上书法课,马耘并不觉得有什么“降格”,“丫髻山本就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它是华北地区的道教名山,从明清时期就颇有影响力,现在山上还保留着不少历史匾额、石碑,有句俗语叫‘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可以说,平谷16个乡镇文化这根弦始终没有断、始终在传承,甚至是中国书法之乡的形成,丫髻山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回忆起6年前第一次给村民上课,马耘记忆犹新:“当时一个班三四十人,都是农民和退休的老百姓,第一次来上课大家很兴奋,虽说大家平时就喜欢临帖,可是这练笔方法都不太正确……”作为专业的书法家,马耘对于村民们自认为的“书法基础”并不认可,因此带起这个班来,他从基础的隶书开始教,一笔一画从头开始教,带着村民们在一横一竖间,让平谷这个“中国书法之乡”变得更为名符其实。

  八个笔画反复更正

  给村民上课的精髓在于“反复讲”

  “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有基础,但是运笔和对书法的理解都不太正确,不符合书法的正规要求。过去大家都是‘随心所欲’地写,怎么正确用毛笔、怎么调墨、蘸墨、落墨、行笔、运笔、收笔,这些都不知道……”马耘笑说,自己算是个比较严厉的老师,正规的书法知识,他一样一样地都要教授到位。

  每一笔画都有三个步骤:“起、行、收”;用墨时讲究“浓、淡、干、湿”,字体结构的“聚、散、疏、密”,这些书法的基础内容,马耘一个字一个字给村民讲,包括左右结构的字儿该怎么处理,上下、左中右的字儿该怎么处理等等……马耘每周给大家上一节书法课,坚持了6年多,他总结说,给村民上课的一个要领精髓就是“反复讲”。

  对于“反复”教学的用意,马耘解释说,“给农民们上课并不好上,大家不像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怎么说就怎么写,大家普遍认为自己是有些书法基础的。加上年龄又偏大一些,过去接受教育的程度可能相对低一点,所以理解和认识能力会比较慢。每一个笔画都要反复说,哪个部分都要反复讲”。

  除了给村民们一周上一节书法课,还有各种活动上带的课,马耘算了下,他这6年多的时间上了超过700节的课,每周给村民上一节书法网课,“到现在其实永字八法的八个笔画,还在反复更正的过程。有的人学习快一些。但有的慢的学了3-5年,还在不断练习横画和竖画。6年了,这些我还在不断强调”。

  优秀村民“学生”

  成了书法协会会员

  在马耘多年手把手的努力教学下,刘家店镇村民们的书法水平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马耘班上的两位村民学生,已经达到了北京书协会员条件,其中一位是来自孔峪村的贾树旺,今年已经63岁了,连续两年作品入选北京书协举办的展览。还有一位是来自前吉山村的村民杜德东,今年50岁,现已是北京书协会员,在自己村里当起了书法老师,带起了书法班。

  “像贾树旺,算是进步很快的,他自己承包一些工程,家里也种桃,业余时间就练书法,每天都写。书法的进步和生活上的改变,让他很兴奋”,被问到是否已有得意的门生时,马耘摇了摇头:“都还不够,还得再练习。我算是个比较严格的老师,有的时候也是恨铁不成钢。”话虽如此,但是村民学生们的变化,他也看在眼里,尤其是大家对书法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

  “前几年,我上课越说他们,他们越不服,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了。现在我越说,他们就越觉得自己还需要再长进。我要不说了,有些人反而觉得心里没谱了。”马耘解释说:“我认为书法的美,毕竟是一种艺术美,必须有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它不是那么表象的东西,它需要手的训练和眼的训练,甚至是认知的训练。”

  书法给大家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只是够着北京书协会员的标准,学了6年书法的贾树旺体会很深:“我从学习书法以后,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性格也由过去的暴躁脾气变得温和了,邻里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少为了一点小事跟人家吵架。”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李玉刚《昭君出塞》惊艳众人 李治廷摇滚唱古诗被赞“太震撼”

    演绎过不少古典人物的李玉刚,再次登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以一首《昭君出塞》重现两千多年前的传奇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整首作品融合舞台剧《昭君出塞》经典唱段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在李玉刚一人分饰两角的演绎下更加直抵人心。廖昌永表示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既融入了戏曲唱腔,也借鉴了西洋美声,这种创新特别值得借鉴。

  • 泳坛功勋教练徐国义因病去世

    北京时间7月19日凌晨,奥运冠军叶诗文、世界冠军徐嘉余的恩师,中国游泳队功勋教练徐国义因病去世,享年50岁。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天上不会掉馍,好日子靠拼搏”

    “小伙有股‘虎’劲!回乡创业搞养殖,短短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芦堡村的村民说起“牛倌”焦虎成都交口称赞。

  • 盛智文:我长着一张西方人面孔,里面是一颗中国心

    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的办公室位于港岛中环,窗外是繁华闹市,室内陈列着现代陶艺、琉璃等艺术品,以及各种名人字画,琳琅满目。他每天就在这个中西合璧的空间里运筹帷幄。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