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代骄子

驻训丛林的400多个日夜

2020-08-23 15:15:49 来源:人民日报

  突然,人群中窜出几名“暴徒”,从包中抽出长刀,向执勤的武警官兵袭来。这突如其来的险情让在一旁观看的记者吓了一跳。

  “应急处置组准备!”中队一班班长杨虎林下达口令,几名手持防暴盾牌的战士立刻上前挡住“暴徒”砍来的刀。

  “散开,准备射击!”口令下达,盾牌手闪开的瞬间,几发子弹从他们身后射出,几名“暴徒”瞬间倒地。

  原来,这是机动一中队突发事件处置的训练。“为了更贴近实战,我们事先并不知道今天会有‘暴徒’。但平时过硬的训练让我们能够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杨虎林说,“我们在野外驻训,模拟野外的生活作战环境,就是为了贴近实战。因此,仗怎么打,我们就怎么练!”

  一天下来,中队的训练让人印象深刻。吃完晚饭,本以为官兵们要休息了,却听到中队长王学海说:“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进行夜间训练。晚上大家要练起来!”

  夜色星光下,只见全副武装的官兵从帐篷内钻出,迅速跑向预定地域集结。按照行动预案,全大队有序展开训练。担负尖刀任务的机动一中队刚出营地就遭遇小股“敌人”袭扰,中队长王学海一声令下,官兵迅速成多路战斗队形,利用夜幕掩护迅速前出接敌,展开激烈交火。短短10分钟内,王学海连续下达了20余组战斗命令,成功抵御了“敌军”的袭扰。

  深夜两点,“敌军”调整策略,利用假袭哨兵为诱饵,实则从兵力薄弱处隐蔽潜入营内开展破坏。危急关头,戴东杰迅速调整兵力,严密封控外围,内围采取拉网式搜索排查,最终将深入区域内的“敌军”悉数抓获,成功化险为夷。

  好一场砺刃边陲、实战练兵!

  “我们更看重的,是老百姓送的锦旗”

  “在帐篷营地里,哪怕其他地方都不看,有一个地方也必须要去!”听戴东杰如此说,便跟着他往靠近营地入口的一间帐篷走去。

  这间帐篷比其他的都大一倍,走进去才知道,原来是中队的荣誉室。

  这间荣誉室和普通的荣誉室不一样。里面挂着大大小小的奖牌、锦旗,有的不是原物,而是按比例缩小的照片。

  记者不禁在心里问道:为什么不放原物?

  似乎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戴东杰咧嘴一笑,说:“因为我们的锦旗实在太多了,如果放旗子,地方再大一倍,也放不下。”说罢,戴东杰挠挠头,脸上流露着骄傲。

  1979年,因战功卓著,他们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1983年,一班被原成都军区授予“英勇善战班”称号;同年,七班被授予“敢打敢拼班”称号……

  “我们中队荣立集体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2次,涌现出200余名英模……”戴东杰指着荣誉室内一幅幅熠熠生辉的锦旗,一块块闪耀光芒的奖牌,如数家珍般介绍着,“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老百姓送的锦旗。”

  2014年7月,香格里拉县上江乡发生了70年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中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营救受灾群众,清淤泥、建家园。

  参加了这次任务的赖永洪回忆道:“接到救援命令时,我和战友正在驻训基地的靶场训练。我们没来得及回宿舍拿换洗衣物,背着一个随行背包,就往灾区赶。而背包里,只有一套雨衣,衣服潮湿了,就换上雨衣接着战斗。第五天时,雨越下越大,原本垒好的沙袋出现松动。当时,水已经到了胸口。战友二话不说就跳进水里,让我骑在他脖子上往水里打固定沙袋的木桩。从晚上10点开始,一直干到深夜两点。洪水特别急,几次感觉要被冲走。”

  后来,中队撤离时,当地乡亲们手捧“抗洪风雨同舟、军民鱼水情深”的锦旗,夹道相送、含泪挥别。

  哨声吹响,战士们结束了一天的训练,要休息了。滇西群山里少有的清朗月光照在营区里,安静而平和。

  “传承钢刀精神,争当戍边钢刀!”每天一次的“钢刀连”宣誓声,在营区回响。这是一代代革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铮铮誓言,更是新时代这些戍边勇士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这里,感悟坚守和奉献(记者手记)

  滇西南闷热潮湿的气候,让初到此地的人难以忍受。记者在营区帐篷里吃了顿饭,浑身的衣服就已经湿透。

  转过头看看战士们,各个神情自若,有说有笑。在丛林中经历400多天的艰苦训练,自然环境对他们来说已算不得什么挑战。

  丛林里的训练场,总有些额外的困难。跟战士们一起在密林中穿行,能见度仅面前数米。到了中午,空气中腾起滚滚热浪,身处其中,仿佛进了桑拿房。更不要说蚊虫叮咬,记者走出营地,身上的包已经数不清……

  但是,在这里,没人叫苦,没人喊累。练兵备战,还要处置各种突发情况。军人的坚守和奉献,让人发自内心去敬佩和尊崇。而官兵对荣誉的珍视令人印象深刻。立功受奖的奖牌,群众送的锦旗,彰显的是理想信念的追求、红色基因的传承。

  离开营区时,一批外出训练的战士恰好乘车归来。看着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却又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样子,记者感受到精武强能的战斗豪情,感受到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也深深地体会到官兵们朴实无华、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人民日报记者 金歆)

1 2 共2页

编辑:孙仕奇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友农: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王友农常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从来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那天起,“依港而兴”的梦想就深植在他心里。他见证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一“传奇”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远望大海,热爱邮轮事业的人们,不会忘记他

  • 张许昌:产品才是核心“演员”

    张许昌,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1993年,他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响应改革开放号召,离开江南故土只身前往深圳,怀揣振兴民族品牌的梦想,开始了漫长艰辛的“兰亭”品牌之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