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们的亲人!大凉山的索玛花因你而绽放。”7月的大凉山,梭梭拉打村幼儿园的朗朗书声传遍整个山谷。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对于四川省大凉山腹地的梭梭拉打村村民来说,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政治教导员布哈的到来,好比一缕春风,吹开了这个彝族村寨奔向小康路上的朵朵索玛花。
布哈是梭梭拉打驻村扶贫干部。在他的努力下,梭梭拉打村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兑现了武警部队扶贫脱贫的“三年规划”。
让村民端起“金饭碗”
梭梭拉打村曾经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全村522户中151户是贫困户,当地有这样的俗语:“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
这里从前只有一个幼教点,40多个孩子挤在两间阴暗简陋的教室里。刚一驻村,布哈便被深深刺痛。在写给总队的脱贫帮扶建议中,布哈将援建幼儿园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呼吁。
2019年9月,武警爱民幼儿园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孩子们的成长,将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
通过布哈的多方协调,总队帮助村里修通了公路、修好了水渠,356户人家住进新居,家家配发了“爱心药箱”……全新的生活方式,唤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授以鱼不如授以渔。让村民端起“金饭碗”,成了布哈的心头大事。
他得知,梭梭拉打村的妇女基本都会彝族刺绣,如果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畅通推广销售渠道,就可以增收不少。
“彝绣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希望,更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弘扬与传承。”为提高绣娘的技艺,布哈4次拜访县里的民间彝绣专家阿合久都和彝族服饰收藏家阿吉拉则,请他们帮助培训村里的绣娘。在专家的指导下,绣娘贾巴伍呷技艺大幅提升,在县里的彝绣大赛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贾巴伍呷的带动下,村里百余名绣娘加入了彝绣队伍,一条条美丽的刺绣源源不断制造出来。
2019年4月,唯品会携手“非遗扶贫联盟”设计师一行前往县里进行彝绣采风,布哈全程陪同,介绍武警四川总队帮扶梭梭拉打村的“三年规划”和梭梭拉打村彝绣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最终,梭梭拉打村成为唯品会在凉山州唯一的彝绣项目合作村。
在布哈的努力下,村里已经建立了“非遗+时尚+电商+扶贫”的彝族刺绣业等5种特色产业,村里的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4%实现了归零,人均年收入达到6200元左右。
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队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1日,梭梭拉打村委广场前,每月一次的党建会正在召开,20多位农村党员按照议程,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
本次党建会的议题不多但都很重要:一是研究确认在本村退役士兵、在读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苗子;二是讨论下一步圣女果、螺丝椒的销路问题……
这是布哈开展党建扶贫发挥党员先锋队伍带头作用的一个缩影,而为梭梭拉打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队,也是布哈驻村以来的一贯想法。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在部队长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布哈深知“战斗堡垒”的重要性。因此,他一到梭梭拉打村就向上级党委请示。经考察批准后,这个普通的农村党组织被列为凉山支队党委的第38个党支部,成为在扶贫一线打攻坚战的“一线指挥部”。
这期间,布哈分别走访了20多名党员,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并将他们划分为3个党小组开展各项活动。
虽然只是编外支委,但按原则抓党组织建设一点都不马虎。布哈用军队党支部的标准,通过落实组织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课教育、举行民主测评等工作,在村里建起了党员学习活动室,组织党员到附近的火普村、成都战旗村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现在,村“两委”成员每周都会一起学习,一同研究村子里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到如何持续扩大村内产出,小到怎样设计一款刺绣内容、算好贫困户的每一笔账。
正如布哈带领村里的党员向村民们集体承诺的那样,“只要有共产党在,一定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罗鑫 记者 张强)
“90后”“逆流青年”扎根山村,“90后”扶贫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一线……中国青年一代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作用,成为脱贫攻坚中新力量。
山峦苍翠欲滴,山脚下酸枣树已默默扎根。38岁的王全明正在像看护自己孩子一样料理着这里的一枝一杈,他相信按照这长势,明年将是枝头挂果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