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农民工当上“田秀才”(图)
//www.workercn.cn2015-04-1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杜洪俊(中)在指导王永军(左)进行草莓培植管护。唐 平摄

    眼看已经4月,王永军却仍然没有外出务工的打算,父亲王铁富坐不住了。

  “军娃,啥时候动身外出?我去县城帮你买车票。”……从早到晚,王铁富一有机会就明里暗里催促,但王永军总是含糊地“哦”一声就溜出门了。

  65岁的王铁富是四川汉源县前域乡白鹤村村民。平日里,他最疼爱的就是小儿子王永军。“我家军娃最能干,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少说能挣四五千元。”

  往年一到春节,王永军就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把在外省打工的经历讲给家人听。但今年春节回来后,他就一直“赖”在村里不走了。“是不是跟村里哪个姑娘处对象了?”王铁富和老伴直犯嘀咕。

  父母的心思,王永军早已猜透:他们希望自己早日外出打工,不然老待在村里,乡亲们会以为他是在外面混得不好。为了打消家人的疑虑,王永军决定跟父母“摊牌”。

  一个晴朗的上午,王永军叫父母跟自己出一趟门,他嬉笑着告诉父母:“去见一个人,到了就知道了。”小儿子故作神秘,王铁富却已成竹在胸,他朝老伴一撇嘴,意思是:“猜中了,这小子果然处上对象了。”

  老王夫妇跟着小王走到了村口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园里,大片草莓红得鲜艳,三三两两的游人忙着采摘。夹带着草莓清香的微风拂过,让王铁富有些陶醉:“臭小子,还挺会挑地方。”

  然而,小儿子领来的竟是县里的农产质检站站长杜洪俊——他曾到村里讲过农技课,王铁富一眼就认了出来。

  “你们儿子是我徒弟。”杜洪俊笑着主动上前跟王铁富握手,并将情况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去年初,这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被纳入全县“百名专家帮百村”项目,由杜洪俊提供技术指导,种植了上百亩品质优良的生态草莓,而王永军此次回家后,偷偷地拜杜洪俊为师,学习草莓栽培管护技术,希望从此能在家门口的园区打工。“在草莓园做技术工,每月的薪水不比在外打工低!”王永军拿出自己刚领取的《农村技术能人服务证》给父母看。

  杜洪俊介绍说,从2013年开始,汉源县开展“农村技术能人”选拔考核,对合格人员授予《农村技术能人服务证》,可聘为各乡镇的农技骨干。今年他鼓励王永军报名,小王凭借对草莓栽培管护的过硬技术,通过了选拔考核,成了名副其实的“田秀才”。

  “全县200多个农民报名,只有不到70个通过考核。”王永军告诉父母,汉源县地处河谷地区,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种植草莓的好地方。他所在的园区培育出的草莓新品种,参加了今年3月初在大连举办的全国精品草莓擂台赛,获得了金奖,如今市价在每斤80元以上,每亩草莓的产值能达到数十万元。

  “县里的农业专合社已超过500多家。”杜洪俊劝说王铁富,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园不能单靠留守老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准时机回乡务农,在田间地头发展事业。而王铁富之前一直说“种地没出息”,所以王永军决定留乡后,瞒着父母没敢说。

  “我可没说过那种话!”得知小儿子成了“田秀才”,王铁富满心欢喜,但当着众人面,他“耍赖”说:“我一直都认为,农民种好地才算有出息!”

  大家顿时都笑了,笑声在充满瓜果香气的农业示范园弥散开来。(张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