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棚里,手机不离身的大多数是“90后”。
“60后”农民工的“开工宴”。
无聊的时候,小飞就会找朋友喝酒 。
在老一代农民工的生活中,节俭在每一个角落 。
在广西柳州市马鞍山脚下,危岩处理工程队的工棚里,50多岁的罗师傅对工程队里的“90后”年轻仔的生活方式很难接受。他说:“平常工作这么辛苦,一发工资就拿钱出去耍,一年下来一点存款都没有,还常常到处借钱。”
同样被城里人称为“打工的”,但“60后”与“90后”彼此的思想、追求、价值观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老一代认为新生代“吃不起苦”、“追求享乐”、“不知道脑子中想些什么”,新生代则往往反嘲对方“土”、“跟不上时代”、“死干活”……
4月30日,记者跟踪采访了“60后”和“90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外来务工群体,用镜头记录下一份特殊的民工私生活视觉档案。
“60后”罗师傅原是一名隧道工,后来进了危岩处理工程队。与峭壁上麻利而又紧张的工作不同,每天下班返回工棚后,他做每件事情总是慢悠悠的,以便更好地打发时间。
“下班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寂寞、寂寞、还是寂寞!”罗师傅说,回到工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中间大把的时间都是在无聊中度过。
和罗师傅一样,老一代外来务工者习惯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因为他们有个信念,就是赚钱养家,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为了家庭,他们已经不奢望什么精神需求,只要能顺利地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就心满意足了。
工棚里举办开工宴。按照行业的老习惯,这天要拜“土地爷”、吃狗肉,为接下来上山工作祈福。狗肉加青菜,还有白酒,这就是工人们眼里丰盛的开工晚宴。不爱喝酒的罗师傅饭后离席,剩下的便是爱划拳猜码的“酒鬼”。恰好工友买了影碟,罗师傅和大家围在小桌旁看电影,这是他们打发时间最常用的方式。
“工棚恰好在公园里,如果不下雨,我们还可以到外面看她们跳广场舞。”说到这,罗师傅乐呵呵地笑了。他说有时候还能跟着跳上一段,或者跟着工友到山的那边去唱首歌,这便是最大的满足。
在阳和工业园区里打工的1996年出生的小飞是一名流水线工人,每个月挣3000多元。一年前,他告诉记者,家里为了建新房子,从银行贷款了两三万元,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万多元。“我跟爸爸说,每个月寄两千元回家,直到帮家里还清贷款。”
然而,近日记者再次联系到小飞,问起一年前的“豪言”实现没有。他笑着说,现在每个月那点工资都不够花,哪里还有钱寄回家。
与老一辈农民工十分节俭不同,许多90后外来务工者甚至被打上“月光族”的标签。苹果手机、团购消费、信用卡透支……这些城市生活的关键词,如今已与他们密切联系起来。
在小飞的出租屋里,除了出现游戏界面的台式电脑和一张床,屋里的角落全被各种酒瓶占据。
“我也想改变目前的单调生活,却没有办法。心里彷徨、无聊时,我便和朋友喝酒。”小飞说,前段时间,和朋友去KTV唱歌结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喝酒少了,花钱却更多了”。(黎寒池 摄影并文)
新生代农民工:梦想在大时代升级 | 2010-06-22 |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肖像 | 2010-06-22 |
2011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三个关键词:表... | 2010-06-22 |
杜庆有:从农民工到土“专家” | 2010-06-22 |
新生代农民工“情归何处”? | 2010-06-22 |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现状:想谈恋爱?没钱没时间 | 2010-06-22 |
农民工夫妻王明银唐国容:抹灰工盖起小洋楼... | 2010-06-22 |
作家何香久:我的提案“来自”两件棉大衣 | 2010-06-22 |
何香久委员:走近农民工 才能为他们发声 | 2010-06-22 |
新常态农民工的新诉求:融入“你们”城市 ... | 2010-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