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扎西事迹材料
//www.workercn.cn2013-10-09来源: 中工网分享到: | 更多 |
[第十三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表彰标兵个人事迹]
才旦扎西事迹材料
才旦扎西,男,50岁,藏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教师。才旦扎西1982年6月毕业于甘南民族学校,1990年6月在西北民族大学脱产进修藏语言文学专业,获得大专学历,1982年至1988年,他先后在卓尼县完冒乡塔乍村小学、申藏乡协藏村小学任教,1990年他被调到尼县恰盖九年制学校工作,从马背学校到一人一校,他从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一干就是14个春秋,1995年11月,他又被调到合作藏族中学任教,这是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为了工作的需要,他离开了心爱的课堂教学,开始与妻子一起,从事学校住宿生管理工作,一干就是17年。
一、他有一颗赤诚的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
在31年的的教育教历程中,他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一直坚持在民族教育的第一线,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出了显著成绩,是我州实践民族教育的模范。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学校住宿生管理工作中,始终把"以人为本"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管理理念,他总结出的"四化"措施,(常规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保障系统化、特色优质化)发挥了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创设宿舍环境上力求做到整洁有序、规范美观、温馨和谐,使宿舍成为集生活、学习于一体的良好环境,这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经验,在全州各类寄宿制学校得到广泛推广。
二、他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坚守枯燥繁杂的工作,为学生营造家的感觉。
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31年,不管是在8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还是在17年的住宿生管理工作中,他时刻心系学生,对学生进行课余辅导、谈心疏理,寸步不离教育教学第一线,是一位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甘南民族教育事业的好老师。在17年的住宿生管理工作中,他从细微入手,着眼于学生在宿舍里的学习、卫生、纪律、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他始终爱生如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依托,情感的依靠,既是师长,又是家长。他刚到合作藏中,正值学校建校,住宿生管理成为学校工作的难点,老师们都不愿意干这个又脏又累又十分辛苦的工作,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他对大家说:"牧区的孩子到这里上学,远离父母,思家心切,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老师,要操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我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于是,他就把家搬到了学生宿舍,开始了学生管理工作。妻子以她贤惠敦厚的性格支持他的工作,和他一道吃住工作在宿舍,有些学生来自牧区不会用拖把拖地,不会叠被子,甚至不会穿衣,夫妻俩就为学生烧开水、洗衣服,教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牧区学生经常不洗澡,他就争取学校开设澡堂,督促学生勤洗澡。在17年的宿舍管理工作中,他从来就没有上班下班之说,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都去找他,他都能热情接待,从未懈怠。夜深人静,他仔细检查每一个宿舍学生的就寝情况,学生上课,他又去看学生是否把蜡烛熄灭,把东西放好,把门锁好,学生的饭盒是他经常关心的事情,他怕学生食物中毒,学生病了,他的寝室就是接待室,他为学生送水送药。有多少次,学生病了,他组织学生护送医院,传唤家长,昼夜守护,给学生无数的支持,有多少次,学生无钱回家,他接济学生护送学生安全回家。他尽心竭力,不厌其烦,从事着一件枯燥且平凡的工作,但他的付出却赢得了州内外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受到他的影响,学生也十分听话,17年来,学校宿舍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确保了学校和谐稳定,2007年3月,合作藏中被甘南州教育局授予"甘南州示范性寄宿制中学"称号,并在本校召开了两次"甘南州寄宿生管理经验推广现场会",这一切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校领导和老师们风趣的说:"现场会是专门为才老师开的"。
三、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无数次救助面临失学的孩子,坚持让学生完成学业。
作为一名民族教育工作者,他十分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他能随口说出全校2400名学生的名字,能说出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能说出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来说,甘南比较落后,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孩子从小就从事放牧,为家庭增加收入,有些学生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面临辍学,他为了不让学生辍学,无数次骑马远涉草原,劝家长送孩子上学,有些家长碍于情面,今天送孩子来学校,明天让别人顶替上学,他就十分严肃地批评家长,苦口婆心劝家长要坚持送孩子上学,在他的劝说下,学生们开始陆续回到学校读书,许多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考上了大学,当这些学生到学校来看他时,他的眼里总是露出一份自豪和满足。对于才老师来说,他的家庭条件也不好,父母在牧区,需要他照顾,妻子是牧民,没有工作,两个儿子在上学,全家的唯一经济收入就是他的2000多元的工资,但只要有学生面临辍学、生病住院或无钱回家,他都会慷慨解囊,无私援助,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他与其他老师一道奔走呼吁,不断争取,为学生申请社会捐助,在大家的努力下,格桑花基金会、中国福彩等公益慈善社团每年资助学生,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好在国家政策支持,现在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解决了学生上学问题,甘南州在2010年完成"两基"国检,保障了适龄儿童能上学,现在他的两个儿子也考上了大学,才老师现在逢人便说"国家政策这么好,解决了牧区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我的一切后顾之忧都解决了,我可以安心工作了"。
四、他怀着一颗崇尚的心,竭尽全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从事住宿生管理,要管全校学生生活的全部,17年来,他从早晨到夜晚,从学生衣食住行到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也从未要求学校领导调换岗位,他扎根学生住宿生管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17年间,学生宿舍的每一个旮旯都留下了他工作的身影,他组织召开过600多次全校性管理总结大会,为家长、班主任、年级长发放过一万多份家长书、通知单、说明书,先后教育和熏陶了万余名学生,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校内外学生的肯定和爱戴。2003年,才旦扎西将自己多年来探索总结出的管理经验撰写成论文《合作藏族中学住宿生管理经验综述》,发表于《达赛尔》(藏文)2003年专刊,在全州同类学校的寄宿制管理中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多年的辛勤努力与付出,使他取得了骄人的教学和管理成绩。1997年至2011年,他被学校连续多年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生活指导教师"称号,2001年他荣获甘南州"园丁奖",被州委、州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今年,他又被甘肃省授予"第十四次甘肃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是分不开的,更是与对党的教育事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分不开。
汗水浇灌了成就,心血凝注了事业,他是一位民族教育的实干家,为甘南民族教育事业挥洒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他说:"干教育要凭良心,对学生要有爱心,现在我50岁了,将来退休了,我希望学校将来能再次返聘我当学生宿管员、生活指导老师,我要为学校和学生再做些有意义的事",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朴素的语言,这些朴素的语言体现了一种品质和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一位民族教育者高尚的师德。
编辑: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