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将技术推广到全国
事实就是最好的动员令。第二年,村里有161户种大棚。干了一年,村里的存款达到128万元。在那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里,这样的致富速度让三元朱村也火了起来。
周边村的村民来看三元朱的蔬菜大棚,外乡人也来看,都想学技术。可是,村民们找到王乐义,苦口婆心地说,乐义啊,胳膊肘可不能往外拐,咱这技术3年之内可别外传,等咱村发了再说!
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来了,问王乐义“能不能教教县里其他地方”?中央也来人了。“乐义同志,要把这项技术推向全国,解决各地区特别是北方吃菜难的问题。”
推广!“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真富。”王乐义跟那些反对的乡亲们说,大伙不都学到我教的技术了嘛,推广技术,人家不得请你们当老师吗,到时候还怕再受穷吗?他又向大伙儿保证:技术推广后,咱再搞新的,让三元朱的大棚发展得更好。
随后,县里成立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推广小组,王乐义负责技术,在当时全县27个乡镇巡回指导。一年下来,他跑了4万多公里,有时候一天跑11个乡镇30多个村。那一年,全县发展了5130多个大棚,当年增收6000多万元,而之前寿光的财政收入还不到8000万元。
自蔬菜大棚搞起来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还有40多个国外专家教授来三元朱村考察学习。王乐义的家人说,最多的一天,他接待了6个省14批共3000多人。一天下来,王乐义两腮都麻木了,连张嘴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据三元朱村村两委成员王保泉介绍,20多年来,王乐义带领技术人员奔走几十万公里,毫无保留地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免费推广到20多个省市区。“在村里,还建有蔬菜大棚技术培训中心,只要愿意来学,都免费”。王保泉说。
三元朱的村民也成了不少地方争抢的“香饽饽”,带着技术在全国各地播下冬暖式大棚的火种。直到今天,仍有上百人的队伍常年在外,他们中的很多人被聘为科技副乡长甚至被聘为科技副县长。
奖金都捐出来做公益
王乐义在村里当了36年的家,带领村民致富却从不求回报。“不仅如此,乐义书记还把自己的钱拿来做公益事业。”王保泉说,现在860口人的村庄,村民的存款就有3240万元,而乐义书记自己却没有发财。这些年来,王乐义领过的奖金不知道有多少笔,但是花在家人身上的就只有一笔:1990年,王乐义领了400元奖金,正准备交给集体,从不开口的老伴梁文荣开口了,“先别捐了,我想买个三轮车。”“除了这400元,乐义书记的奖金基本上都捐给村里的老人和学校了。”王保泉说。
注册“乐义”牌商标后,来找王乐义合资合作的人很多,他也定死了一条规矩:分红归村集体,个人一分钱都不要。
如今,村里的大棚已研发至第五代,王乐义仍在孜孜不倦地推广蔬菜大棚技术。
“我只读了4年书,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我深知知识的重要,得给孩子们创造好的读书环境。”王乐义说,我74岁了,得想想将来我们的事业怎么才能传承下去?得抓住年轻人,教育引导年轻人。
王保泉说,乐义书记带领我们先后建设了乐义实验小学、乐义幼儿园。为了鼓励村里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还设立了奖学金,对考上大学本科的孩子一次性奖励1万元。今年,村里还建成了青少年德育宫。各地少年宫很多,但是青少年德育宫却很少。王乐义恰恰看重的就是“德育”二字。(潘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