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为赵淑红在西红柿大棚里。
在山东省高青县沿黄地带有个“西红柿联合国”——七八种颜色、20多个国家的68个西红柿品种在这里安家落户。42岁、来自北京的赵淑红经理被称作“西红柿联合国的秘书长”。“咱这‘联合国’里的西红柿,口感‘盖了帽’的好。”无论什么时候,赵淑红都忘不了她的市场推销。
40岁由市民变农民
“‘人过四十不学艺’,我都40多岁了,又学着当起了农民。”日前,赵淑红聊起了她由市民变农民的经历。
打小在北京长大,干了8年质监科长,突然有一天,她厌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渴望融入大自然怀抱。2012年,她辞了北京泛美服装公司质监科长的职务,与丈夫一起到高青打工。对她的这一决定,几个“姐们”一万个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科长不当到农村去打工,这人脑子是不是进了水?
残酷的现实也给了她当头一棒。2013年5月19日,她到基地干活的第一天,经理安排她去棚里给西红柿整枝。棚内接近40℃的高温很快湿透了她的花裙子,她头晕目眩地直喊“中暑了”。“城里人来玩玩采摘还行,可不是块干活的料。”员工卢金荣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赵淑红坚定了在基地扎根的决心。
进入8月,基地要“闷棚灭虫”——地里浇上粪,再盖上塑料布,用高温法杀死地里的害虫。大粪汤子散发着恶臭,纷纷扬扬的蛆虫爬上了她的胶鞋裤腿,实在憋不住了,她哇地呕吐起来。吐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和员工一道闷棚。“她这人性子倔,脑子灵,办法多,大伙都服她。”员工李香秀这样评价她。
看到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基地选派她到淄博农广校、寿光农科所等地培训;发现她有管理才能,又选她担任经理。有些老员工不服,变着法地消极怠工。去年8月的一天,赵淑红安排两名员工给西红柿整枝,她用一天干完的活,那俩人用了一天半才完活儿。在公司会议上,赵淑红直接点了两人的名。事后,赵淑红制定出按果蔬产量质量定绩效的考核办法,规定工资800元“保底”,大棚西红柿每卖出一斤,就提奖金0.8元。新办法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在,卢金荣每月收入2800多元。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一阵风把睡梦中的赵淑红惊醒,她猛然想起基地11个大棚风口还没拉上,风雨袭来,势必会刮烂大棚,吹倒秧苗。她一骨碌爬起来,叫上丈夫,拿着手电筒冲进夜幕里。干完活时,天已放亮,员工们陆续到基地上班时,发现一夜风雨,大棚和棚里的蔬菜却安然无恙。当有人发现泥地里赵淑红常用的手电筒时,大伙才知道了夜里发生的故事。以后,每逢遇到灾害天气,不管是假期还是夜里,车棚里总会多出一些自行车、电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