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8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青年团队
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好鹦哥岭的热带雨林,有利于改善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海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保护区周边有7个乡镇,社区人口18000多人,多为黎族和苗族。如何让当地民众转变“放火烧山种稻子,拿起猎枪打猴子,砍下大树换票子”的生活方式,是鹦哥岭团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
鹦哥岭团队联合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开展了广泛的环境教育、生态农业示范等工作。他们把积极的团队、灵活的机制、参与式的社区作为保护管理核心,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鹦哥岭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如今,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管护队伍的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鹦哥岭已经成为海南省林业系统一面旗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2012年以来,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海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9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塞罕坝,风沙蔽日,草木稀疏。1962年,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直属国营林场,随即从全国18个省(市)调集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工人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建设大军,拉开了创业大幕。这里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身。塞罕坝创业者们在年均积雪7个月、一年有120天零下20℃以下的恶劣气候环境下,不断改进技术设备,逐一攻克育苗、机械造林和人工造林各个技术难关,同时战胜了57万亩的“雨凇”灾害、12万亩的特大旱灾,终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前二十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如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提高到了80%,每年涵养水源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30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于1980年,1983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大熊猫的繁育、增加大熊猫的数量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开展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生态、生理生化、内分泌、遗传以及野化放归等领域的研究,实现长期保存该物种的目的。
在多年的科研攻关过程中,研究中心全面攻克了长期制约圈养大熊猫繁育中“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及“育幼成活难”三大世界性难关,实现了圈养大熊猫种群的自我持续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也一直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整合科研技术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国内间的科研合作。在圈养大熊猫种群实现自我维持的前提下,在多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拥有多项国际领先核心技术,“提高大熊猫繁育力的研究”、“提高大熊猫育幼成活率的研究”等科研项目先后多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奖项。中心还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学术专著和400多篇科研论文。
他们的岗位很平凡,却做出了太多的不平凡;他们的工种很简单,却创造了无数的“不简单”。这30名入围者是从全国各地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岗位上发现和推荐出来的。经专家进一步评议,他们当中将产生10名“2014中国生态英雄”。以下是他们的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