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唐山地震幸存者:“徐州有我的救命恩人”
//www.workercn.cn2015-07-31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更多

   39年前,大地的伤口在唐山撕开。2015年7月,54岁的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金芳从唐山出发,乘上开往徐州的列车,回访救命恩人解放军周广军。

  经过10个多小时的疾驰,列车抵达徐州。“再次看望救命恩人,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田金芳说。

  2015年4月,一直在网上搜寻“唐山抗震救灾老兵”信息的田金芳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江苏徐州有20多名老兵曾到唐山救过灾,他们救灾的地方和当年田金芳获救的地方大致吻合。看到文章后,田金芳通过朋友和当地媒体,辗转联系上了当年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老兵。

  2015年5月13日,田金芳赶到徐州,并找到了20多名徐州老兵之一的薛东升。今年74岁的薛东升是原铁道兵第四师17团四营副教导员,周广军是他的兵。

  “田金芳女士提供的时间,和我们当年在唐山抗震救灾的时间基本吻合。老周年轻时的确是大眼睛、重眼眉、国字脸,只是现在老了,国字脸也消瘦了,目前患脑梗住院。”

  5月13日,在薛东升等人的陪同下,田金芳在医院病房内,见到了她的救命恩人周广军,哽咽着将那顶珍藏了39年的军帽戴到了老兵周广军的头上。

  薛东升介绍,当年,他们都是铁道兵,驻扎在唐山,工程已经完工,大队准备交付开拔的头天晚上遭遇了大地震。他们自发参与救援,当时周广军是副班长。救人后私下里聊天时,薛东升记得周广军曾经说过,把身上的衣服给了老百姓,把军帽戴在了一个小姑娘头上。

  因为在抗震救灾任务中表现卓著,周广军所在的连被记集体一等功,他本人被授予个人二等功。目前,62岁的周广军患脑梗住院。周广军的老伴王庆华说:“老周退伍后,被安排在影剧院工作,2008年突发脑梗卧床至今。患病前,老周每年7月28日前都会和当年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徐州兵聚一聚,祭奠当年唐山大地震中死难的亡灵和参与救灾牺牲的战士。”

  时隔39年,回忆起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烈,薛东升和老战友至今唏嘘不已。

  7月25日,田金芳推开周广军所住的徐州市康复医院病房,又一次紧紧地握住了救命老兵的手,“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的生命”,田金芳向救命恩人周广军和当年的抗震老兵表达着无限感恩。

  在徐州,田金芳和她的拥军艺术团先后同中国人民解放军95892部队和老兵共叙军民鱼水情,为人民子弟兵献上一份拥军情。

  田金芳的拥军之路已经走了39年。多年来,为报恩、寻亲,她拥军不辍。

  她为战士们洗套军服、缝补袜子。汶川地震,她自费买下5000件T恤衫,连夜印上了“爱心献给子弟兵”,代表唐山人送去对战士的问候。为抚慰单亲家庭战士,她先后认70多个孤儿及单亲家庭的战士为“干儿子”,给他们母亲般的关心。2006年,田金芳募集10万元组建了拥军艺术团。艺术团先后到吉林延吉市董存瑞班、黑龙江中俄边界哨卡、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等部队营房、边防哨卡,把关爱、快乐、温暖、歌声、舞姿留在了战士们的心中。

  “唐山是我出生的地方,徐州是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只要活着,今后每年都会回徐州看望周广军,只要有口气,就不会停下拥军的脚步。在有生之年,找到了救命恩人,更加激励我生命不息,拥军不止!”临别前,田金芳向救命恩人和当年的老兵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去看看美丽新唐山,感受新唐山的文明和热情。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丽婷  徐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