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0只羊、两头牛、两匹马、两头牦牛、一头驴、一头骆驼、一辆摩托车和一辆拖拉机,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人家杜西拜克·库尔曼别克一家最重要的家当。他们游牧于帕米尔高原最西端,是中国与吉尔斯斯坦接壤的边境地区,也是中国最晚送走日落的地方。这是马宏杰新书《中国人的家当》中的部分影像。
为了拍好“家当”,马宏杰用了11年,走访了中国40多个地区,拍摄了近50户让人印象深刻的普通人家庭。他们将家里的物品一件一件地排列出来,而后合影。这些家当是老百姓的生活细节,也是普通人社会生活的图像样本。
初中毕业后在洛阳玻璃厂工作,马宏杰结识了一个喜欢摄影的朋友,开始他用朋友的相机拍照片,后来自己攒钱买了一台玛米亚单反相机。他说,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影响,自己的摄影之路最初是在寻觅儿时记忆里的环境和人。直到有一天,他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了一组“喜马拉雅采蜜人”的图片,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义无反顾地辞掉工作,而后在多家媒体做过摄影记者。
2003年,马宏杰开始参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题项目之一“家当”,在湖南省凤凰县拍了一组黄丝桥古城人家的家当照片,反响不错。同年7月,他来到小浪底水库,花了60元钱雇了两个本地渔民,带他划船寻找“漂流在水上的人家”。漂了近6个小时,才在水库北岸的一个峡谷水道里发现了一个“水上村落”,他用镜头记录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船上的孙贵友一家。当时,孙家有两艘船——孙贵友夫妇带着俩女儿和小儿子生活在一条船上,已婚的大儿子拥有一条船。孙贵友的身份证上写着我省某镇“船民304号”,没有具体地址,能搬到岸上居住成了孙贵友最大的愿望。
拍摄“家当”系列并不容易,马宏杰的绝招就是拿曾拍过的照片给人家看,看后他们大多会容易接受。即便如此,拍摄中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在甘肃阿尔塞,拍摄一户哈萨克族人家,当地乡长知道了,认为这种拍摄有损形象,对马宏杰百般阻挠,最后干脆喊人铺上毯子,放上美食,对马宏杰说:“这是我给你设计的,最符合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你拍吧。”
在马宏杰的拍摄生涯中也存在着许多危险,他在西藏墨脱县珞巴人的村子里拍摄时,小腿被一只狗咬伤,顿时鲜血直淌。没有公路,送疫苗的车只能走石子路,又赶上天下雨,通行受阻。马宏杰回忆起当时躺在村卫生室的床上,脑子中甚至闪现过死亡的念头。可是当一切都化险为夷,包扎好伤口的马宏杰,拄着一根粗木棍重新回到了工作中,村干部看见都问他:“你不要命了?”
马宏杰就是这样一次次地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走进不同的民族,将镜头对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他坚信持续的影像或许是一种力量,而自己想表达的是事物本身仅有的坚强或者无奈,因为那是生命所特有的。
用镜头记录事实真相 | 2009-08-04 |
乡土摄影家杨麾走进央视(图) | 2009-08-04 |
徐健:用镜头保护中国野生物种的摄影行者 | 2009-08-04 |
乘客回忆新疆反劫机:一人大喊是男人都上啊! | 2009-08-04 |
四平米的家(组图) | 2009-08-04 |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 2009-08-04 |
哈伦·法罗基:2分钟将“劳动”1镜到底(... | 2009-08-04 |
汶川地震后普通人的影像故事:灾难后镜头如... | 2009-08-04 |
陈果:以前只想拿奖,这回要赚票房(图) | 2009-08-04 |
库尔班江:我从新疆来 | 2009-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