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采写暖新闻的“编外记者”
//www.workercn.cn2015-11-06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天一篇暖新闻

  近年来,侯马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李培华以他独特的视角,采写了一大批好人故事,业界人士称他为“编外记者”。有人评价:“他写出了侯马人的文明形象和精神风貌,也温暖了一座城市。”

  据统计,2012年以来,李培华先后采写身边好人好故事(人物通讯)50余篇。他写的人物有的入选侯马市一届、二届“十大道德模范”,有的入围侯马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候选人,有一位获得临汾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楷模”提名奖,入围10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的就有7人之多。

  “侯马好人真多啊!”许多市民有感而发。而侯马好人也让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感受着侯马这座城市的温暖。

  2015年,侯马市掀起“文明侯马”创建热潮,社会各界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李培华也迎来写作“高峰”。《侯马 :“姥爷”深夜走失“志愿粉”全城搜索送回家》《好邻居帮不幸家庭找回失联16年女儿》《好小伙拾金不昧微信上找寻失主》《环卫大妈拾金不昧谢绝回报湖北小伙“无奈”帮忙扫街》……好的哥、好邻居、好儿子、好媳妇、农民工、环卫工、邮递员、志愿者……

  从今年3月份到9月份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李培华采写志愿服务、好人好事180余篇20余万字,平均一天一篇,全部通过侯马市文明办微信平台推送,并被纸媒刊登46篇,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网站广泛转发,腾讯新闻微信平台曾推送两篇,两条暖新闻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关注,其中一条获得阿里公益三等奖,开创临汾市首例。

  “被感动”的力量

  记者感慨李培华是个“有爱心的人”,他说:“我是被侯马好人感动了。”

  2012年,侯马市文明办整理首届“十大道德模范”及百名文明市民事迹材料《德耀新田》一书,李培华被抽调采写优秀个人先进事迹。在10多天里,李培华连续采写了8个先进人物事迹稿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每一个先进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有时候真是一边写一边流泪,在幸福的泪水中完成写作。”他也随即许下一个“爱心诺言”:发掘更多的身边好人,用心采写侯马好人,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为了采写好每一篇稿件,李培华可谓吃得起苦、下得起功,居民小巷、农村院落,山头上、马路边,烈日下、风雨中……好人出现在什么地方,他的脚步寻找到什么地方;好事什么时候发生,他都会第一时间采写第一手资料,并尽可能及时抓拍现场照片,拍摄暖新闻图片上千张。

  当年15岁的李娟是那届“十大道德模范”中最小的一位候选人,李培华先后走访了她的母亲、邻居、村委会,到学校采访校长、班主任和同学,并在冬天的凌晨5点,陪李娟一起上学,亲身体验走读的艰辛,含泪写下《4000公里走读路:为了妈妈也为了自己》的通讯稿件,在《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中央文明网《道德90后》刊发,并在《中国美德少年榜》25期进行了事迹展播。李娟孝老爱亲的故事被大家广为传颂。

  炎炎烈日下,他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采访马路边的环卫工人黄玉华,采写出《26年清扫一条街》的感人报道,今年入选10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并在中央文明办开评活动报道中被列为开篇示例;在三伏天,李培华五上紫金山、两次徒步体验山村邮递路,采写出《最后的步班邮递员》感人故事,送邮图片在光明网开展的“寻找最美邮递员”活动中,作为活动页面首个图片贴出……李培华也是一次次泪水浸透稿纸。

  还有许多好人好事,李培华是在与人聊天中聊出来的。去年《山西日报》刊登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就是李培华在与朋友聊天中,了解到收费员杨新胜“宁可不娶也不丢下瘫痪妈”,20多年照顾母亲的感人故事,好稿也一蹴而就,主人公杨新胜在2014年获得了临汾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楷模”提名奖。

  今年7月11日,李培华采写的《环卫大妈拾金不昧谢绝回报 湖北小伙“无奈”帮忙扫街》3000多字通讯稿,第二天就被《山西晚报》头版头条大标题刊出,并被中央电视台关注,其采访线索只是来源于一条300字的表扬稿,其中的用心良苦和采访艰辛也只有李培华知道。

  “能为侯马市文明城市创建作一点点工作,我从心中感到自豪。”2013年以来,李培华作为侯马市文明办的一名志愿者,参与了侯马“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测评体系300多项内容,涉及100多个单位,李培华一头扎进材料堆,连续工作七天七夜没有下过办公楼、回过家,整理出3大箱、85册材料,在文明城市材料审核中获得满分。

  文明城市验收结束,11月全市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李培华被市领导点名负责全市创卫申报资料和档案整理工作,经过100多天伏案艰辛工作,70多万字的申报资料和一本创卫画册如期编纂完成,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审核,列为当年全国申报城市第一名。随后又完成了910多卷的创卫档案整理任务,在技术评估中,被专家组和省爱卫办作为示范材料推广。(本报记者安奋伟 本报通讯员王丽琴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