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肖建辉:架起学术交流的桥梁
//www.workercn.cn2015-11-2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10年前,肖建辉可能不会想到,身处贵州遵义医学院的他,能经常去上海交大医学院给研究生授课,还成为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副主编。“如果没有‘西部之光’项目搭建的平台,我取得今天的学术成绩几乎不可能。”他说。

  2003年,作为第一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项目的入选者,32岁的肖建辉离开母校遵义医学院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习。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钟建江教授成为他的指导老师。“钟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我不仅得到了悉心指导,还跟他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现在钟教授经常会来遵义医学院指导,而我也会被邀请去上海交大授课。我们俩从‘陌生人’变成了‘一家人’,而我所在的遵义医学院也由相对边缘走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台。”

  常言说,黔山无闲草。药用植物是贵州的独特优势。而肖建辉研究的领域正是药用真菌的药理机制。他说:“贵州研究资源丰富,但是对学术前沿成果了解得很少,这也是制约我们学校学术进步的瓶颈。通过在上海交大的学习和研究,很多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都有了清晰的答案,学术境界获得了突破性的提升。”

  2003年到2005年,虽然肖建辉参加“西部之光”项目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这个项目却架起了连接两所学校的桥梁。肖建辉和遵义医学院有更多机会获得最新学术成果、参与高端学术会议、进行前沿学术交流。肖建辉的研究也是如虎添翼。他带领团队在虫草真菌代谢与新药发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30余篇,被SCI引用4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基于突出的学术业绩,肖建辉还被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邀请参编专著1部,先后被18本国际刊物特邀为审稿专家,担任3本国际刊物的编委,成为贵州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彰显学术话语权的典范。(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