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曾照华:决不当“挂名”代表(图)
//www.workercn.cn2016-09-26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决不当“挂名”代表

河南省南阳市人大代表、内乡县湍东镇茶庵村党支部书记曾照华

  

曾照华(左一)向群众了解情况

  我今年60岁,1993年至今,一直是河南省内乡县湍东镇茶庵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我被选为内乡县人大代表(连任20年),去年被选为南阳市人大代表。20年来,我认真履职,积极建言。我坚守的信条就是:说真话,决不当“挂名”代表。

  揪心——农民投了钱,门面房建设却被叫停

  2013年以来,内乡县委政府在湍东镇建设产业集聚区,县城东扩,湍东镇东王营、茶庵、张岗、龙园等行政村被划为内乡新城区,导致征地拆迁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失地农民的生活如何保障?让身兼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我牵肠挂肚。在失地农民保障问题上,我既要为百姓着想,又要为政府分忧。

  为了化解因征地拆迁引起的大量矛盾纠纷,我和村两委成员商量,成立了“民情理事会”,由本村“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离职老人、老代表)担任,协助党委政府解决拆迁过程中的一些矛盾纠纷。

  2014年6月,湍东镇的村庄陆续被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生活出现困难,我和镇村组三级组织协商一致,为失地农民新辟宅基地建设门面房。可是,由于仓促实施,用地手续不合规,致使土地证和房产证迟迟不能办理,导致很多农民集体上访,内乡县政府要求一周之内解决到位。群众投了钱,可是门面房建设被叫停,对此,我非常揪心。一边是国家法律政策,一边是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怎么办?我就和民情理事会成员一起走进每个失地农民家中,与其促膝谈心,并与上访群众开展座谈,反复调研。在此基础上,又多次到县委县政府反映情况,向土地部门讲清缘由,建议有关部门依照国家土地政策及法律法规,及时给各家各户办理门面房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化解了涉及众多失地农户的门面房办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地农民的生计困局。

  近三年来,我参与调解处理因拆迁问题引起的不稳定因素30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150余起,还结合因拆迁失地的生计问题,根据收集到的民意,提出议案15件。

  失地农民多数无所事事,打牌成风,喝酒吵架干仗时有发生,如何促使失地农民寻找新的生计,也是我近两年最操心的事情。经过走访调研,我提出《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5年,内乡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意见》。

  舒心——留守儿童“上学难”缓解了

  内乡县开发区——湍东产业集聚区逐步建设起来,但相应的配套设施一直不够健全,尤其缺少一所规模大、设施全的中心小学,而新近进驻的企业多是从沿海发达地区搬迁来的,所需工人大部分也是从原厂址整批迁移过来,多达5000余人,大部分携妻带子,解决员工子女上学问题成了燃眉之急。

  2013年,我得知江苏凤氏集团有意愿发展教育的信息,通过我牵线搭桥,在县政府和湍东镇的共同努力下,该集团在产业集聚区投资1.5亿元建设了内乡菊潭学校,2014年秋天就开始招生。目前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均为留守儿童或在产业集聚区务工家长的孩子,实行“全寄宿式”管理。

  2015年以来,我又联合6位湍东镇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解决外来和外出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的建议》,受到县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内乡县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建设留守儿童全托全封闭学校,到2015年底,16个乡镇有11个乡镇都对留守儿童学校进行了规划,鼓励民办教育,填补政府办学不足。经过内引外联,先后有11所民办学校达成筹办意向。到2016年8月底,有5个学校已经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困境。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我已经提出各类议案建议10余件,议题基本围绕民生,多数议案建议被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因为敢建言、会建言,我个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汪宇堂 冯建伟整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