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旭东先生在成都博物馆举行讲座。
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本报记者衡昌辉 摄
“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国外!”这句学术界流传甚广的话,诉说着国人对敦煌文物流失并致研究滞后的酸楚。2月18日,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旭东亮相成都博物馆《当现代科技遇上古代文明——敦煌石窟的保护与传承》讲座。在与观众互动时王旭东表示:我们不应忘记西方列强的强盗行为,但如今仍希望敦煌学是世界的,因为只有更多人参与研究,才能推动敦煌文化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传扬。
希望敦煌学是世界的
100多年前,随着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敦煌超过4万件文物被西方探险家先后用各种手段带到国外。如今,每当看到敦煌文物在国外博物馆展出,都令国人无比心痛。我们是否应该追回文物,让敦煌学研究也更多留在中国呢?王旭东表示,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流失,这个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当一个国家在封闭弱小的时候,根本不会顾及文化。藏经洞文献流失国外,客观的情况是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机构,对这些文物保护得非常好,“至于哪一天文物能够回到敦煌,由历史去解决。但敦煌学没必要狭义回归。敦煌在中国,我们希望敦煌学在世界,而不是把这些资料要回来不开放,让别人拿不到,没法研究。”
王旭东透露,敦煌保护和研究的国际化,是敦煌研究院一直在推动的事情。目前,法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把5000件馆藏的敦煌遗书高清数字复制件无偿送给敦煌,敦煌遗书最精华部分实现了“数字化回归”;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也已开始。未来,敦煌研究院希望推动俄罗斯、印度等拥有敦煌文物的机构加入其中,让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和文物形成完整数据库,共同提升敦煌研究的水平,“我们要让外国人来讲中国的故事,这一定比我们去给人家讲要强很多。”
数字敦煌工程已全域推进
王旭东透露,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为了保护敦煌石窟,留下可能消失的壁画和彩塑,开始启动了数字化保护工程。如今,这种对敦煌石窟信息的采集,已经成为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敦煌文化的手段。而现代科技的广泛利用,也让敦煌在资源共享、旅游开发、文化推广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
敦煌拥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如今,已有150个洞窟完成了壁画、彩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30个洞窟,则可以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其中的高清图像,比到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更加真切。这种全球资源的共享,让敦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
此外,通过数字技术,也让莫高窟有了新的旅游模式:先网上预约、再看数字展示中心,最后才到实际洞窟。不仅大大减少游客滞留洞窟的时间,保护了文物,也让他们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在策展方面,不仅有在成都的这种实物展,还有互动视觉展,让公众带着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王旭东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的保护与数字化进程就已经在与美国、日本的合作中展开。未来,敦煌研究院则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让敦煌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即将与四川合作展开观音寺壁画保护
对于公众关心的敦煌文物保护现状的问题,王旭东表示:目前已经控制了壁画、彩塑的病害发展速度。据悉,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第一代敦煌人便开始通过安装窟门、清理积沙等方式,减少风雨以及人为破坏。最近几十年,则已经从科技保护的角度,选择了一些病害严重、价值较高的洞窟做保护修复。目前,敦煌研究院进行保护的团队多达两百余人,分别进行病害预防监测、科学检测分析、数字化保护以及文物修复。每年,敦煌要对洞窟进行调查,如今有近100个洞窟的壁画和彩塑存在颜料起甲、空鼓等问题。不过王旭东表示,文物保护的理念如今已从“能做什么”发展到“应该做什么”,“如果我们确定文物状态稳定,就尽量不进行干预,避免保护性破坏。”
王旭东表示,这种文保理念的发展,也可用来看待张大千当年临摹敦煌壁画时揭掉表层壁画引起的争议,“我们从现在的理念来看,肯定不允许再揭这些壁画,但当时的经济、技术等发展水平,局限了他们的视野。事实上后来常书鸿从艺术家的角度,也揭过220窟的壁画表面。就连敦煌研究院过去所做的保护敦煌的研究,也存在保护性破坏,但不能因为现在技术和理念的提升,就一味否定过去。”所以,王旭东认为现在的敦煌强调预防性保护,尽量让病害不发生或者慢发生。不干预即是最好保护。
不过,敦煌拥有的强大科研团队,在莫高窟外的文物保护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王旭东透露,今年年底,敦煌研究院将与四川文物部门合作,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津观音寺泥塑与壁画的保护。不久,关于观音寺壁画的病害调查、材料检测等工作就将相继展开。(记者 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