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了家庭照料琐事上的劳累,卸去了家庭生活给老人体力上的负担,二老静静重返“年轻时光”——
家门口的“迷你”养老院
中工网记者 彭文卓
开栏的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自古便是社会和谐的衡量指标,在银发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愈显重要。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当下“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
但是,随着高龄化、失能化等问题的逐渐凸显,传统的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逐渐成为新的选择趋势。于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构成我国目前养老的3种基本模式。
这样的养老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如何?生活护理和心理照料完善吗?本版今起推出《走进机构看养老》栏目,聚焦各种养老机构里的“夕阳”故事,带你了解这些不同的养老方式。敬请关注。
75岁的吴奶奶和79岁的张爷爷是一对老夫妻,上了年纪的他们,住进了家门口的“年轻、迷你”养老院。
每天一早,吴奶奶就坐在张爷爷的床前,“他得了老年痴呆,很多时候在昏睡,有时也不认识我,但我想去看看他。”吴奶奶说,养老院的护理员导尿、喂食、擦身等都很专业。她自己则经常按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给老伴儿擦擦脸,握着他的手。摆脱了家庭照料琐事上的劳累,卸去了家庭生活给老人体力上的负担,二老静静重返“年轻时光”。
开业仅半年的学知园,正为40多位失能、半失能、失智及高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还为周边10个社区的6000多名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与大多综合性规模大的养老院不同,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闹市街区的学知园,提出了“融合式养老模式”,即在老人居住的社区附近建立小型机构,以机构为纽带融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功能,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家庭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低成本、高效能、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这种小规模、社区型的养老机构能否让老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温暖、更健康?《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前往学知园一探究竟。
这里是最佳选择
沿着北京市亚运村附近蜿蜒的街巷走进去,“首开寸草学知园”映入眼帘。
就在记者采访前,吴奶奶的女儿刚把老太太的“宝贝”——用了多年的钢琴,送进她在学知园居住的单人间。见到吴奶奶时,这个教了一辈子音乐的老太太,正在为养老院里要过生日的老伙伴们编排节目,“目前定了《渔光曲》和《梭罗河》,每次唱起来,就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光。”
子女送老人去养老院,似乎是不符合传统孝道,甚至是不太光彩的事情。 但在吴奶奶看来,进学知园是最优方案。
在学知园,吴奶奶和张爷爷分住两个房间,一个住318,一个在308,“我住这儿是为了陪着老伴儿,把他一个人丢这儿我舍不得。”
几年前,张爷爷因脑出血和肺部感染卧床不起,吴奶奶也在一次照护时从楼梯滑倒而腰椎骨折。孩子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看护。多次家庭会议权衡后,儿女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这儿离家近,女儿来看我很方便。但她太忙了,来看我们时都得掐着时间回去上班。”记者看到,吴奶奶脖子上还带着一个圆形按钮装置,只要一按,马上就有人过来,“比孩子从单位过来快很多,还专业。”
养老院按自理能力的不同等级收费。像吴奶奶这样能自理的月收费近万元,失能的张爷爷则需一万多元。据了解,住得起这类养老机构的人,往往是有丰厚退休金或子女收入较高的人群。
“让一个年轻女孩给老爷爷擦身,实在太难为情了”
照料“吴奶奶们”的护理员赵小勇今年45岁,山西人,工作经验5年。虽比老人年轻不少,但大家还是亲切地叫她“赵阿姨”。
“伺候老年人可不是件轻松事儿。”赵阿姨说,很多老人像小孩子,固执,情绪波动大,“要摸清他们的脾气。”
“我父母去世得早,我喜欢和老人在一起。”天气好时,她经常推车带老人出去逛逛。老人听力多少都有些退化,赵阿姨就会大声地一遍遍耐心跟他们说话。一个护理员专门照料两个老人,赵阿姨经常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7点,中间很少休息,还要做好应对各种事情的准备。
2013年从卫校毕业的李阳阳是一名90后,现在她是学知园护理部主任,“刚到养老院没两天,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脏苦累,同批参加工作的同学里就有人辞职了。”
给老人擦身是李阳阳经历的第一道考验。由于被护理的老人多数不能自理,所以大小便失禁时有发生。她要第一时间为老人擦身清洗,更换新床单被褥,把老人安顿回床上,再擦拭脏床单被褥上的大块屎尿,“让一个年轻女孩去给老爷爷擦身,实在太难为情了。而且戴手套影响效率,戴口罩影响沟通,要干净利索地完成任务,只有忍着,克服心理排斥,专业服务。”李阳阳说,“而针对癌症、中风等重病老人的护理,无疑是更大的挑战。那些护理技能过硬的,大多去医院就业或做专业保姆,相对轻松,收入也很可观。”因此,养老院的护理人员难招更难留。
“缺地、缺人、缺钱”
建在社区里的学知园提出了“融合式养老模式”,一方面,要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需求;另一方面,辐射周边10个社区的6000多名居家老人,为其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浴、心理慰藉等上门服务。此外,这里还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招募志愿者,对社区老人完全开放。
王玉兰就是一名志愿者,退休后的她加入了“家园守望者”志愿者行列,帮助老人做心理疏导,她曾是幼教,劝导上很有经验。
“老人更愿意就近养老。融合式养老可以最大化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失能老人可以住在专业机构里,能自理的老人可以住在家里,有亲情连接,由养老院提供上门服务。”王玉兰觉得这是件好事,想出力把它做好。
不过,学知园还是遇到了一些发展难题,其居家服务负责人李瑾介绍,居家养老的客户需求量远超机构养老,但居家服务并不好做。有个住在距养老院5公里外的老人,每天需要送餐,一来一回送餐要一个小时,人工成本太高了,“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于,既要收费低,又要有巨大的人工成本来确保质量。”
学知园总经理王小龙表示,融合式养老目前困难不少,首先是在大城市的社区里找到合适的地块很不容易,其次是人才,最后是资金。总结起来就是“缺地、缺人、缺钱”。
“尽管政策上非常重视养老,但还有不少需要尽快完善的地方,比如你要从事养老产业,就要办各种手续,十分复杂。”王小龙希望通过市场运营让平台稳定可持续,再通过政府支持,整合更多资源,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