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他与团队正在研发的,是一套自动编程自适应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主要针对大型铸锻件表面的打磨。“这个工序正常是需要人工操作,但在生产过程中环境恶劣,温度高、粉尘大。”多年的产学研经验,让胡明华非常清楚地知道铸造件生产企业存在的痛点。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打磨,这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技术路线。
胡明华为记者展示用自动编程自适应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打磨的铸锻件表面部分。新华网 聂晨静 摄
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复杂的打磨过程实现简单化操作:普通操作工只需要在铸件表面选择打磨区域,类似于鼠标选择画个圈,机器手就能自动在区域内进行恒力打磨。胡明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至少能替代四个熟练工人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计划在今年6月份完成实验室测试,之后投入企业应用。”
对于项目里的核心技术,胡明华的研发团队也十分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套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即将成为他们已有的14项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之后的又一个专利。
在不惑之年开始接触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技术,对胡明华来说,无疑是个崭新的挑战。他坦言:“不得不花非常多的精力。但只要进入这个行当了,就要把事情做好。”研发也好,维修也罢,贯穿其中的,是胡明华及其团队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做一行爱一行与超乎常人的努力
工程师之外,胡明华的另一个身份标签是“教师”。他不仅带领学生参与技术项目团队,培养出多名行业优秀人才;更发挥技能特长,大力参与社会培训,为企业培养技术能手。
“要让普通工人看到希望,他们才愿意去提升自己。而加强培训,他们的能力提高了,自然对工作就有了进取的期望。”长期接触生产一线,胡明华很有感慨,他对记者说,还要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让他们愿意去干,体会到工作的尊严感。
胡明华给记者介绍实验室里摆放的各种类型的驱动装置。新华网 聂晨静 摄
“设备维修是保障工作,属于幕后英雄,但技术要求很高。”胡明华说,设备检测维修往往在现场,有时在地下机房进行,高温嘈杂,环境艰苦,而且有时还面临着设备的核心知识产权不属于国内、无法获取有用技术资料的困难。“一个故障,可能隐藏在好多层线索后面,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我们要像探案一样去破解它。”
年初被评为“四川工匠”的胡明华,对于“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第一,要做一行爱一行,三心二意肯定做不出成绩;第二,要有超出常人的钻研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必须以超乎常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胡明华告诉记者,他有一个理想。“随着现在年纪逐渐增大,我可能会慢慢远离现场,但是我希望我的团队以后能从修人家的东西转为能造出自己的东西,能够打破别人对我们的技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