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河北志愿者刘猛:十年坚守在汶川

2018-05-11 09:13:50

图为2009年,刘猛(右)在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安置点看望曾接受过心理援助的母亲和她的孩子。 刘猛供图

  刘猛是我省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的众多志愿者之一,从2008年5月19日起,一直坚守在灾区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先后创办了“妈妈之家”“一天公益”“益人书院”等公益组织,被誉为“最牛志愿者”。

  如今,他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总督导、秘书长。他打算今年5月19日正式回到河北,把在四川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带回来,推动河北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

  □记者 薛惠娟

  为240多名灾区“丧子母亲”提供追踪援助

  5月12日,又快到了。

  如往年一样,刘猛的心愈发沉重。他曾说,要用自己的方式,怀念那些遇难的人们。

  他的方式很平静,也很独特。

  10年来,每年的5月12日一早,他都会登上都江堰的宝山,去看望葬在那里的240多个地震中遇难的孩子。轻轻擦拭掉墓碑上的尘土,插上风车和蜡烛,静静地陪伴孩子们一会儿。

  这一天,很多妈妈都会来这里看望她们的孩子。刘猛说,“看到我在,她们就知道外界对孩子们的关心还在。这是对生者的支撑,也是对逝者的慰藉。”

  刘猛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拥有心理学、社工双学位,是石家庄一所高校教师。“5·12”汶川特大地震前,他正病休在家。地震一星期后,他到达极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自费从事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并迅速组建了“全国心理援助联盟”,自费建起灾区第一所钢构帐篷学校,为安置点里的200多名孩子恢复正常上课,并进行心理辅导。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刘猛接触到了一个特殊群体——丧子母亲。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是母爱,最沉痛难以疗愈的哀伤就是丧子母亲的哀伤。”刘猛说,这个群体的康复过程异常艰难,对丧子母亲的心理援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读研时的导师曾告诫我,心理援助开始了,就要有始有终。”刘猛铭记于心,为了这句“有始有终”,他的援助一直持续整整10年。

  “心理援助不可能帮着帮着就不管了,如果那样就会很危险。就像一个受伤拄拐的人,当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时,就撤掉拐杖,他会摔得更厉害,伤得更重。”刘猛说,这里的人非常需要我们!

  为此,他创立了“妈妈之家”公益组织,10年来为240多名“丧子母亲”提供了持续的追踪援助,其中有180多名已经重为人母;创立了“一天公益”,倡导“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号召民众“每人每月做一天公益或捐献自己的一天所得”,对四川公益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10年来,累计发动10万余家庭参与公益行动,仅清洗、消毒、捐赠的冬衣就达120万件,为大凉山、甘孜等地区的20万贫困儿童提供了冬衣。

  刘猛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被授予中华慈善奖、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最美社工、全国灾后重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天公益”也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致力于构建新的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体系

  “今年5月19日,是我到汶川开展志愿服务的1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会正式回到石家庄,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河北的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上。”刘猛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一是因为受援助的人已经能够在我们离开后很好地生活,二是因为我们在四川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其他人能够很好接手我们的工作。

  在灾区的10年,作为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刘猛创建了“灾后心理援助系统协作模式”,提出了“积极灾害观”,强调受难者的内生力量。这一模式,得到民政部认可,认为“值得肯定和有必要推广”。

  “‘激情救灾’正在慢慢成为过去,‘专业服务’已成为趋势。”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刘猛的团队中,也体现在他所接触的其他志愿者团队中。

  “妈妈之家”“一天公益”“益人书院”……在不断探索中,刘猛正尝试用中华文化弥补现代西方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实践中的不足。

  “目前我国30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社工专业,但是教材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更适合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构建新的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体系。”刘猛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2012年,他在石家庄市创立了“妈妈之家”,率先在河北开展了针对“失独家庭”的社工服务,之后转化成我省第一个政府购买项目——“暖心续航”。

  现在,已经担任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秘书长的他表示,今后10年,该促进会将推进“一村一书院”大型公益工程,把中国传统的书院和西方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结合在一起,实现新乡贤与社工师结合、教化与服务结合、正己修身与益他助人结合、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中华文化的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体系。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