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勋章”获得者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的女儿玛亚姆·萨利姆(左二)在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看,那是我的父亲!”9月30日,“友谊勋章”获得者及代表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展厅里,玛亚姆·萨利姆惊喜地指着一块屏幕说。
那是在“时光隧道”的1971年。那一年,2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场的一些非洲与会国家代表高兴得跳了起来,玛亚姆的父亲、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就是其中之一。
玛亚姆·萨利姆是来北京代父亲接受“友谊勋章”的。与父亲一样,玛亚姆对中国充满感情。在展览现场,她欣然与播放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段视频的屏幕合影,还把坦赞铁路、中非合作论坛等展览内容一一拍下。
84岁高龄的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可谓见证了新中国成长的整个过程。参观过程中,她一直向一同前来的儿媳和孙女介绍“结婚三大件”等不同时代的展览内容。她对儿媳和孙女说,带她们来不是为了让她们看自己领奖,而是想让她们好好看看自己研究、关注了一生的中国。
玛亚姆·萨利姆感慨地说,展览宏大而全面,涵盖科技、教育、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所有人都应该来看一看,这是一个了解中国发展的绝好机会。“父亲并没有预料到中国会为他颁发这样一枚重要的勋章,但几十年来,父亲一直都说,坦桑尼亚与中国的关系牢不可破。”她说,父亲曾于1963年和1969年在中国工作,留下了大量当时中国的照片。玛亚姆已经不记得随父亲在坦桑尼亚驻华使馆生活的岁月,但她长大后在世界银行工作,曾多次到中国不同城市参加会议。“与父亲相册里的中国相比,今天的中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进步。”玛亚姆说,友谊与发展是一条重要的纽带,希望自己能继承父亲的精神,为坦中友谊作出贡献。
库利科娃说,自己的人生几乎“每一步都与中国一起走过”,曾为中国遭遇的困难担忧,也曾为中国获得的成就喜悦。这个展览是新中国70年来发展成就的缩影,她衷心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为自己的祖国多做贡献。
俄中友协成立62年来,从未停止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而努力。“奖章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我只是热爱中国的俄罗斯人中的一员。只要我的呼吸和心跳还没停止,我就会继续这项对人民有利的事业。祝愿中国继续向前!”库利科娃说。(本报记者 曲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