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到春,再到盛夏,这场漫长的疫情持续了大半年。如今,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不过,每天早上8点20分的闹铃依旧会准时把我闹醒,提醒我打开市卫健委的媒体群,盯紧最新的疫情动态。如果没有新增病例,那一定是我当天看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心中如释重负。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如同沸腾之后关了火的开水,依旧散发着余温。
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也是一场百年一遇的“新闻遭遇战”,能以一名跑医疗口记者的身份与病毒“交战”,在我职业生涯中值得铭记一生。从一开始日日熬夜等待疫情通告,到深入医疗一线去报道现场,我见识了新冠病毒的狡猾,经历了疫情的起起伏伏,也见证了这座超大型城市戮力同心的“战疫史”。作为一名入职不满4年的年轻记者,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些爆款的报道和稿件,还有阅历,更多的是感动。这感动来自于白衣天使、疾控人员,还有180多天来与我并肩作战的同行与伙伴。
7月16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除夕开战 我果断退掉了回家的机票
1月20日凌晨,大兴区通报了两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消息。刚刚结束了一年来紧张的“本市新闻”的报道,以为可以调整一下状态等着回家过年,可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子使工作节奏瞬间上了“发条”。1月20日确诊3例,1月21日确诊5例……不仅武汉的疫情告急,北京病例也陆续出现,市里的“防疫新闻发布会”紧锣密鼓召开。1月21日,首都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刊发了《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的消息,26日又报道了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的重要新闻,明确提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突如其来的大形势让我这个一线的“小记者”意识到:这个春节没法回家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守岗位。我果断退掉了机票。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接续不断的发布会开始了。熬夜等消息,加班写稿,奔忙在医院,同事调侃说,我那几日的眼皮肿得像个橘子。
因为疫情,我也度过了一个最特殊的除夕:上午盯着各大网站的疫情信息,下午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晚上去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采访急诊科医生,采写“新春走基层”栏目。
结束采访从医院出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准备坐地铁回报社发稿。因为进急诊科采访要穿白大褂,为了方便我只套了一件冲锋衣。北京的冬夜,“其气凛冽,砭人肌骨”,饥肠辘辘的我一边干嚼着蛋黄酥,一边为自己刚发的快讯里一个被疏忽的错字而懊恼不已。走进地铁,车厢里空空荡荡,一眼望去,好几节车厢只有我一人。到了报社,得知我还没有吃晚饭,同事赶紧帮我点了麦当劳,并把我“狼吞虎咽”的吃相定格在了手机里,那是我有生以来最“简陋”的一餐年夜饭,但也是吃得最香的一次,这张照片我一直没舍得删去。
写完稿回到住处已经是午夜。那个除夕夜没有烟火,没看春晚,房间里安静得不像个节日。带着一天的疲惫和沉重心情,我一沾枕头就睡了。
不管有没有心理准备,我意识到:这场无声的战役已悄然打响。
7月2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参加北京市第16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泪目送战 妹妹,以后我们就是战友了
1月底,每日疫情发布时间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消息,有时是早上七八点,也有可能是中午,甚至是凌晨两三点。再加上各大客户端漫天弹窗都是疫情消息,所以我手机不敢离身,也不敢静音。微信首页,5个最重要的工作群一直置顶,生怕漏掉任何一条信息,也怕晚发了任何一条信息。两台工作手机里装的新闻客户端弹窗就是天然闹铃,在叮叮当当的提示音里,开启陀螺般旋转不停的一天。
1月27日中午,市医管局在群里发消息,说马上要集结一批医护人员当天下午驰援武汉。我当即联系了离家最近的宣武医院,给医院外宣王蕾老师打了电话。虽然是第一次联系,但王老师特别给力,迅速请示了上级。
“你来吧,我们在医院学术报告厅。”看到消息,兴奋的我抓起帆布包就出门了,一路小跑到小区门口,扫了辆共享单车,一路狂踩,五分钟就骑到了医院。
医护人员已经在集结了。有的连工作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往集结地点匆匆赶去,有的刚刚下大夜班,一宿没合眼,也有的刚刚放下筷子从家里赶来。
当天,刚巧是急诊科护士王长亮35岁生日。因为必须带上降压药,他的爱人拖着装了药的行李箱一路狂奔到医院,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将箱子交到了王长亮手里。来不及拥抱,来不及告别,他头也不回地出发了,王长亮说,这是他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到了机场,12家北京市属医院的136名医护人员已陆续抵达,人员、行李箱、物资、车辆挤满了登机通道前的空地。
虽然不是视频记者,但我实在是太受触动了,尤其是医护人员声嘶力竭地喊出那句“披上战衣保护你!”我竟然也跟着热泪盈眶。忍不住给他们拍了好多视频,剪成了一小段Vlog,把视频送给了王蕾老师。
后来她回复我:“妹妹,以后我们就是战友了!”
3月2日晚,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中心,利用实验室间隙,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在病毒检测实验室采访两位检测员
快讯大战 我又看到你的稿子了
从1月24日除夕至7月28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已经召开了161场。因为专门跑卫生口,我与发布会“绑定”在了一起。粗略算了算,自己这大半年竟然参加了近百场,算是我所供职的报社跑发布会的“最高频选手”了。近200个日日夜夜,北京的应急响应级别,从一级调到二级,又降到三级,又调回二级,又降至三级……每一次调整,都是对应急大势的精准研判,也是我这样的一线记者全身心盯守的“新闻眼”。记得最多的一次发布会是一天三场,最晚的一场到了深夜。我的眼睛始终瞪得大大的,不敢有一丝懈怠。
“今天有没有发布会?”“哪些委办局会出席?”“今天会说点啥?”这是每天必有的三个灵魂拷问,同事来问我,我也在到处打听,大家都迫切地希望“稳、准、快”地推送发布会快讯。
因为无法提前拿到素材,只能靠现场听、写,还得会挑重点、懂取舍,这些都基于记者对全市疫情防控措施的了解和判断。“我来写发布人的职务”“我看看前一天的重点”“我帮你们核对”……每天提前半个小时抵达会场,团队作战的小伙伴们立刻切换至工作状态,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拍照、记录、审核、发稿……由“北京头条”发送的疫情消息总能第一时间送达读者手中,持续半年多来,各大门户摘编来自“北京头条”的弹窗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
“静静,我又看到你的稿子了!”“静静,我看见你提问了!”
总是有热心的同学、朋友、老乡给我发来“刚出炉”的新闻链接,因为要继续聚精会神听发布、做记录,我根本顾不上回复。一顿“窒息操作”结束后一抬头,才发现现场早已关了灯,偌大的发布厅只剩下我们北青的几个小伙伴。再看一遍群里发过的稿子,心里踏实了才有时间和心思去逐一回复微信里的问候。
有种说法,说“为不可思议之物命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它的力量”。于是,小伙伴们调侃这发布会是“生死时速”,现场记者工作群的名字是这样起的:“无敌平安保过群”“717平安群”“保佑今天平安无事”……说来有些好笑,但全是我们的“心声”。
玩笑归玩笑,发布会确实是一场新闻大“战”,拼定力、拼手速、拼选点、拼思考。从现场互相帮忙校对、起标题、听细节,甚至是临时救场分担任务,我们从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彼此之间这般亲密、信任和依赖。在以前,我们只需管好自己口里的一亩三分地,通过这场战疫,我们更加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在新闻业务上,我们是真真切切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