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留守儿童的逆袭:从读技校到考清北

2020-08-24 07:59: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从“顶多读个技校”到考上北大清华:留守儿童的逆袭

  随着父母收入稳定舍得投入,农村学校条件不断改善,留守儿童更加阳光自信

湖南一名留守儿童填写的问卷调查。受访者供图

  在“先天不足”的环境中,他们顽强地向上生长——湖南耒阳18岁“留守女孩”钟芳蓉,以优异成绩填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多次登上“热搜榜”,最近更是收到了多家考古所和博物馆寄来的礼物,被网友亲切称为“考古圈的团宠”。这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回应专业选择时坚定而有力: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贴着“留守儿童”标签的钟芳蓉,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个庞大的群体。如何让留守儿童群体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出现更多敢于追梦、能够追梦的“钟芳蓉”们,是“热搜”背后的冷思考。

  梦想的光芒

  “为什么选择冷门专业”“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学什么当诗人”……对于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热议,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人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

  比如,人们一般会认为,留守儿童要考出好成绩很难,应该珍惜机会填报更“好”的专业;留守儿童的家庭比较贫困,应该选择更加赚钱的职业。

  然而,钟芳蓉代表了留守儿童的另一种形象:成绩好、有主见、有理想,会为了“纯粹的热爱”而去做某件事。

  正如钟芳蓉就读的耒阳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所说,留守儿童没有安逸、“被宠着”的成长环境,反而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地学习。据他观察,他们学校的留守学生,大多学习努力,尤其是到了高二、高三时,表现得更有冲劲。

  这所民办学校,此前考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10名学生中,有8名是农村留守学生。

  和耒阳一样,湖南省祁东县也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有30多万人。距离县城40公里的启航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现有留守儿童2000多名,占学生总人数的90%。

  在启航学校任教的张华老师,这些年明显感受到留守儿童的变化。“以前很多留守儿童只看到眼前,觉得爸妈是打工的,自己顶多也就读个技校。”张华说,通过教育引导,现在大部分孩子在精神层面发生了蜕变,敢于梦想,并努力去实现。

  “长大后要当博士”……这些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时,质朴而又稚嫩的脸上闪耀着光芒。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有着较高期望。他们一般在外打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贫困。由于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他们往往舍得在子女教育上进行投入,希望“知识改变命运”。

  关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积极变化,在专家学者的“大数据研究”中也得到印证。近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林丹华,带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对安徽、河南、贵州、江西、湖南等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调研。

  林丹华教授撰文称,课题组对10个省份60所中小学的16317名9至20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调研后发现,留守儿童具有积极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巨大潜能,应充分认识到,在不利环境中仍然能够积极发展,是留守儿童的生命常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品格,有利于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充满很多可能。

  比如,在孝顺、感恩、热爱祖国、有志进取、坚毅等积极品格方面,超过70%的留守儿童处于较高或很高的水平;大约60%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一方照料或亲戚照料的过程中,学会了独自处理家务事,锻炼了自我照料能力。

  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自强不息的积极品格,在留守儿童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着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1989年出生的谢正,曾经也是留守儿童。他的人生就是不断拼搏的历程:考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后来考取选调生,隔了几年又从偏远的县城考到省城,成为湖南省直机关的公务员。谢正坦言,他之所以要不断“突破”,不仅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用像他小时候那样。

  现实的问题

  留守儿童积极发展的同时,他们普遍面临的现实困境仍然不容忽视。

  “95后”女孩舟舟,出生在湘南农村。舟舟的父母在广东惠州打工,她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的她不想读书了,辍学在家两年,后来跟着父母去广东打工。

  2015年,舟舟回到家乡,结识了一位30多岁的妇女,被叫去“做批发”。她出于好玩、好奇,便答应了。其实,所谓的“做批发”,就是一伙人到商场偷窃。第二次作案时,她被警方抓获。

  面对记者,舟舟不时低头啜泣。20岁出头的舟舟说,如果再选择一次,她一定好好读书,不会再做那种事(偷窃)了。但对于未来,已经身为人母的她,似乎没有更多选择。因为本地工资低,她还是考虑去广东打工,重复父母的老路。

  舟舟的故事很典型,甚至有些残酷。留守儿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多孩子因为学习底子薄、成绩差,逃脱“留守—打工”的人生轨迹并不容易。

1 2 共2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友农: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王友农常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从来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那天起,“依港而兴”的梦想就深植在他心里。他见证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一“传奇”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远望大海,热爱邮轮事业的人们,不会忘记他

  • 张许昌:产品才是核心“演员”

    张许昌,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1993年,他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响应改革开放号召,离开江南故土只身前往深圳,怀揣振兴民族品牌的梦想,开始了漫长艰辛的“兰亭”品牌之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