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女排的2020:心中有目标 身边有战友
“2020年格外特殊,不论对我们的球队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极其艰难、很不平凡。整整7个月,我们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8月29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发表长文,回顾和总结中国女排的2020。
-
叶锦添:创作就像“打跟头”
4个贫困县区,421个贫困村,56个深度贫困村,40.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33%……这是2015年年底精准识别后,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面前的一张沉甸甸的脱贫考卷。
在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南宁市决定“在最穷地方上最强队伍、使最大力气”——56个深度贫困村全部由市直单位正科长级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脱贫攻坚指导员。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截至2019年年底,南宁的贫困县区全部“清零”,56个深度贫困村除两个计划今年出列外,其余54个村实现脱贫摘帽。与此同时,56个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指导员全部获提拔重用或晋升。
直接从市直单位“点将”
当晨曦越过连绵山峦,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村委办公楼热闹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正在直播的毛鑫,是南宁市委派驻深度贫困村龙开村的第一书记。此前当过第一书记的她,在条件更艰苦的龙开村感到了更艰巨的挑战:“这里山多地薄水少,要脱贫还得在兴产业和拓销路上下功夫。”
毛鑫动员村里的经济能人带头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张罗起电商销售和生鲜物流配送等“新鲜事”。修水泥路、帮村民卖货、建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毛鑫风风火火干脱贫,很快从一个白嫩的“城里姑娘”变成了皮肤黝黑的“农村大姐”,还把母亲和一双儿女都接到村里安起了家。
依托电商“飞起来”的农家土货,龙开村找到了脱贫的“金钥匙”。2020年至今,龙开村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近30万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4万元,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4.5%降至0.89%,深山穷村蝶变新生。
在同是深度贫困村的上林县弄陈村,村民们成群结队前往村口外的扶贫车间务工,喜悦的笑脸写满希望。
“破贫困村穷局,关键在项目支撑。”担任弄陈村第一书记的毕国础,凭借在工信部门工作的经验和资源,创新性打造扶贫“飞地经济”项目——盘活利用离村部6公里的闲置建设用地,与龙头企业合作建成仿真花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借地筑巢”引来了希望。弄陈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零到去年36万元的飞跃式增长,带动上千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和创收。“每月有2600元工资,还可以在家照顾孩子。”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村民张远容果断回村上班。
2017年11月,南宁市委打破以往先由干部报名或单位推荐再经组织审核的模式,突出因村选人、人村相宜,直接从市直单位中“点将”,选派63名优秀处级和科级干部到上林、马山、隆安3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一线历练。其中,56个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指导员全部由正科长级干部担任。
“哪里脱贫任务艰巨,就把优秀干部选派到哪里。”南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秋果说,南宁市建立在脱贫攻坚等“四个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的机制,尤其注重把最精锐力量、最优质资源往脱贫攻坚一线集聚:421名第一书记全部由市级以上单位择优选派;按需选派124名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助力深度贫困县马山县脱贫攻坚;全市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和人才达4.67万人。
在脱贫“熔炉”中淬炼人才
刁雷庄位于上林县深度贫困村马里村深处。2019年4月以前,这里无硬化路、不通电、喝水难,如今建起了有4300平方米大棚、喷灌设施齐全的现代化饲养基地。
“全靠韦书记帮忙航拍,并协调落实了‘三通’,我才敢选这块地来养鸭。”刁雷樱桃谷种鸭养殖基地负责人蓝作信说。
马里村第一书记韦可伟结合多年规划管理的经验,在大山里碰撞出了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的火花。他和团队一起,通过无人机摄制了一张全村的高清卫星图,详细标注了海拔、人口、道路、农田、水利设施、产业规划等信息。“地图虽小作用却大。”韦可伟说,“既能掌握村情,又可以找到发展短板。”
有了这张图,大家的思路清晰起来,每个庄的土地、坡地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一目了然。韦可伟这套“一线挂图作战”的创新性做法在上林县14个深度贫困村全面推广。
韦可伟的突出表现,被当地干部群众看在眼里,也被组织如实记录在其成长档案中,成为提拔晋升的重要成绩。
南宁市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淬炼干部的“熔炉”和“考场”,建立全程跟踪纪实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同步派出3名科级干部分别挂任3个贫困县的组织部副部长,把干部考核评价的“眼睛”延伸到了一线。
“我们通过到各村走访交流,动态掌握干部干了什么、效果怎样、评价好不好等活信息和具体事例,及时记入干部个人成长档案,发现问题也及时协调解决。”挂任隆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杨良平说。
既当好观察员、分析员,又当好联络员、服务员。隆安县深度贫困村东信村第一书记罗东计划在村里引进全区单体最大的种禽良种繁育基地,在各方面都基本谈妥的时刻,突然遭到规划用地上村民的集体反对。
“当时心都凉了半截。”罗东说,还好有组织上及时谈心谈话、开导鼓劲,并从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他铆足劲儿,最终促成了繁育基地的落地。
南宁市专门出台严管关爱驻村工作队员的措施,建立待遇保障、谈心谈话、定期体检、专项解困等关怀机制,开展全覆盖走访慰问和定期家访,每年为每名第一书记安排1.5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和10万元产业帮扶经费,为扶贫一线干部“攻城拔寨”铺路搭桥、撑腰打气。
让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
冯雪华是隆安县深度贫困村平养村的一名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却因家境贫困几次差点被迫辍学。驻村第一书记陈铭建联系企业对她进行一对一资助,点亮了这个小女孩的未来。
“决不能让贫困成为孩子上学的绊脚石,只要肯上进,平养村一帮到底!”陈铭建说。为了激励村里的在校学生勤奋学习,鼓励村小教师爱岗敬业,陈铭建联系后盾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共同创立了平养村奖助教学金基金,两年来投入3万多元资助了79名学生和两名教师,全村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在马山县深度贫困村雅联村龙合养殖专业合作社,脱贫户蓝冠尤提着饲料穿梭于一个个猪舍,给猪喂食。
“5月份出栏了18头猪,总收入5万多元。”蓝冠尤说,养猪的收入比以前在镇上修车多多了,这得益于驻村第一书记伍晓冬的引导和鼓励。
伍晓冬驻村以后,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产业,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民培训提升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全村的合作社由原来的两个发展成8个,通过土地流转、保本分红、劳务报酬等方式,带动全村增产增收,雅联村于去年实现整村脱贫。
与陈铭建、伍晓冬一样,广大扶贫一线干部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接“地气”聚人心、带队伍,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历练中,以过硬本领和突出业绩,交上了一份“能打”的脱贫成绩单。
——2019年年底,南宁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年底的9.33%下降至0.43%,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林、马山、隆安3个国家级贫困县于2019年摘帽,全市贫困县区全部“清零”,贫困村也从421个减少到3个,其中54个深度贫困村出列。
——截至今年6月,155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总收入超3.88亿元,同比增长近282%。
由于实绩突出,今年以来,25名深度贫困地区的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指导员”获提拔任用,25名晋升职级,6名得到重用;全市有735名工作队员获评2019年度考核“优秀”等次,32人获评全区优秀第一书记、工作队员。
“在偏远的贫困山区,我们不是被遗忘的角落,组织反而更加关心重视我们。得到组织的认可,对我们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毛鑫说出了广大扶贫一线干部的心声。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南宁市从脱贫攻坚等“四个一线”提拔的处级干部达48名,占全年总数的97.96%。
“让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向光说,“我们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果证明‘选对人’的重要性,更激励和鞭策广大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上见贤思齐、建功立业。”(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黄铮)
“2020年格外特殊,不论对我们的球队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极其艰难、很不平凡。整整7个月,我们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8月29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发表长文,回顾和总结中国女排的2020。
十几年的奋斗,旦增欧珠已经做成了很多产业项目,他也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优先加入进来,为他们免费培训、提供吃住和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见到小方时,她刚结束暑假最后一期生存挑战营。炎炎夏日里与孩子们5天4夜的朝夕陪伴,让这位90后姑娘的皮肤晒得黝黑,但她的脸上却丝毫不见疲惫。特别是聊起“野生君”,立马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