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马文彬:选择流浪25年,他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图)
//www.workercn.cn2013-12-20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流浪可“付出爱和给予”为汶川捐出200元家当

    1990年,他离开天水。临走前,父亲要给他一点路费,但马先生没有拿,他一路扒火车来到广州。有一次,他扒火车被列车员发现,没有钱补票,马先生就帮列车员打扫车厢,勉强没有被赶下火车。

    后来,他从广州扒车讨饭到达海南。面对大海的不胜辽阔,马先生激动不已。自那之后,迎接他的是现实的磨砺。

    靠捡塑料瓶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生病了,他就去菜市场买一块生姜,回来嚼下去蒙头睡一觉。1998年清明节前后,马先生从猎德批发了甘蔗,用单车推到市区来卖。赚来的600多元揣在怀里,疲惫的他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一觉,醒来钱被偷得精光。

    在马先生眼里,这些不足为奇,在广州,他有时会感到这个大都市有“人情味”。有好几次他在桥底下读书,一些路过的人“因为好奇”而主动攀谈。一些人回家后会带些书籍给他。这些书从鲁迅、罗贯中、吴承恩,到孟德斯鸠、尼采、罗素等都有。

    “比如说现在天特别冷的时候,就读读书,彷佛就觉得不怎么冷。”他说这些陌生的广州人送的书让他汲取了许多营养,熬过许多个寒冬。迄今,他还随身带着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及十几大本读书笔记。

    “可以说,25年来我在广州找到人生的意义。”马先生说,凡事遵照天性就好,哪怕是流浪者同样可以“付出爱和给予”。比如,汶川地震过后,他把家当翻了个遍,捐出了当时仅有的200元。

    “2007年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好在那时我遇到了皮皮。”皮皮是一只流浪小狗。那段时间,尽管生活异常艰难,但是小狗的出现让马先生快乐起来。“我觉得我可以给予它一个家,可以让它不再淋雨或担惊受怕,精神很富足。”

    他在网络上开了博客“小狗皮皮和主人”,记录他们的点滴。而这只小狗也非常聪明,能帮马先生捡塑料瓶。他和皮皮曾摆过摊,一人一狗各一摊,客人买东西,它还会作揖。然而皮皮在2009年意外走失,为此他难过了很久。

    广州拆水泥锥再次证明了“包容”

    在广州的20多年,他头一次有了“希望有个家”的想法,源发于广州最近拆了原本用来防流浪汉的“水泥锥”。

    “水泥锥其实是一种‘冷暴力’,不够人性化。”马先生说,“现在政府悄悄拆了,不仅无家可归的人觉得温暖,就连路过的人也说‘没了那些锥,你们好过了吧’。”他说,拆水泥锥再次证明了广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不仅让他们感到广州的温暖,还向其他城市展示了给弱势群体以生存空间的气量。

    “一个城市、一个政府能够这样做,也给我提了个醒。”马先生说,城市需要温暖的秩序,一个人也该有稳定的秩序。25年的流浪生涯,他想在广州有一个家。

    好心的街坊接收了他所养的一猫一龟一兔后,他彻底孑然一身。最近一个月,他每天都会出门去饭馆快餐店,询问那里是否招工。“有一份固定的收入,生活才能稳定下来,也才能把我的想法全部都写出来。”除了写下自己的思考,他正在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已有近5万字。

    “稳定下来后,我还想找个伴,回一趟老家。”天寒地冻,外面车水马龙,家里空空荡荡,但马先生却坚信在广州会找到一个温暖的“家”。(闫昆仑 谢苗枫)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