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史作义:在乡间播种文化
//www.workercn.cn2015-03-18来源: 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6旬老人5年创作30余个曲艺节目

史作义:在乡间播种文化

史作义(右二)在指导村民演出。

  “那年‘五一’鞭炮响,俺儿迎来好新娘。浓眉大眼多漂亮,进门喊爹又喊娘。尊老爱幼是榜样,全家各个喜洋洋……”3月5日上午,任城区唐口街道史庄村的文化大院里,6名年过半百的大娘身着鲜艳的演出服,喜笑颜开地表演快板《夸媳妇》。诙谐幽默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演绎,台下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此时,一个不起眼的老人一边注意着台上的演出,一边安排着节目,忙得团团转。这位老人就是2014年度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年度人物——史作义。

  史庄村的年轻人大部分也在外打工,村里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孩子。原本在村里盛行的豫剧也逐渐衰落了。没有文化生活的史庄村,冷清且单调。不过,那些已经是过去了,退休后的史作义让史庄村的夜晚变得热闹起来。

  “晚上喝完汤,儿子儿媳妇连碗也不让我刷就‘撵’我去跳舞,我精神头好他们就放心了。”72岁的王秀英扭秧歌有十几年了,现在她不仅加入了村里的秧歌队,还学会了说快板,队里数她会的多,张口就能来上一段。“不止我,俺村里大部分老年人都能说上几段,说的都是史团长写的段子。他可是我们大伙儿公认的‘才子’!”

  听到村民的夸奖,一旁的史作义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我天生热爱文艺,能利用自己的爱好给大家带来快乐,是两全其美的事!”殊不知,这位酷爱文艺的老人却是位数学老师。

  史作义今年65岁,5年前退休后,开始担任村里文化大院的管理员。“当时各地都要求建文化大院,村里看我对这块感兴趣,就找到我了。”史作义乐呵呵地说。不过,有热情是一回事,真干起来并不容易。

  为解决场地问题,史作义带着村里不少老人,奋战了一个夏天,把早已荒废的小学变成了带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电影放映室的文化大院。为购买设备、路灯,史作义从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挤出两万多元,还给表演队添置了音响、服装等道具。为丰富演出内容,史作义自编自导了不少快板、戏曲小品,5年来创作了30余个曲艺节目。

  经过充实与规范,原本自娱自乐的松散队伍脱胎换骨成了真正的表演队,成员也增加到了60多人。别看表演队成员的年纪普遍偏大,最大的甚至已经78岁,可老人们的热情丝毫不输年轻人。很多老人不识字,史作义就一遍又一遍地读给他们听。老人回到家,记不住的就问家里人,没几天一个快板就背下来了。

  “我喜欢写东西,灵感一来两三个小时就能写一篇,基本上不打艮。”史作义颇感骄傲地说。记者发现,史作义的手稿,有的是印有店铺广告的白纸,有的是质地粗糙的便笺纸,字迹工整且少有修改,而内容多取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从婆媳关系到计划生育,从孝敬老人到济宁好政策。“把文明新风、国家的新政策通过通俗的方式传达给村民,大家也更容易接受。”随着节目越来越多,史庄村的文化队伍不仅接到了附近县市的表演邀请,文化大院也经常吸引十里八村的人过来看节目。村里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

  节目表演结束,村民回家了,队员们把衣服、器材放在储物间里也离开了,史作义却一直忙活到很晚。“每天晚上我得给设备充好电,这样他们第二天就能直接用。”为了管理文化大院的财物、维护设施设备,史作义晚上就住在大院里,除了管理文化队伍,他早上起床后还得打开农家书屋,负责做好登记和借阅工作。“退休了没啥事,小孙子现在跟着她姥姥在城里。我的生活重心都在大院里,能给村里四邻和睦做点贡献,我开心!”

  彤言彤语 刚到史庄村的时候,记者就被村里的气氛所感染,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大妈身着鲜艳的表演服热情地起舞,在一旁的农家书屋里,趴在桌子上学习的娃娃、看书读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虽然不能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史作义,但如果每个村里都能有几个史作义这样的文化能人,农民的精神生活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本报记者 尹 彤 本报通讯员 范培倩 桂克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