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深泽农民王亮儿时玩泥大了玩面团 玩成面塑大师(图)
//www.workercn.cn2015-04-20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创作中的王亮。

  从田间走出来的深泽农民王亮,数十年如一日用一双魔力般的手,制作出了一组组受到世界人民称赞的面塑作品。如今,他在深泽十余所小学义务教起了手工课。他希望能将面塑技艺传授给孩子,让面塑这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农民成了民间工艺美术家

  近日,记者走进深泽县王亮家中的工作室,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壁柜里的各色面塑作品,有蝈蝈白菜、萝卜蟋蟀、天牛玉米、恭喜发财等等,每个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将一尊蝈蝈白菜捧于掌心:一只俯冲吃食的蝈蝈小心翼翼伏在鲜翠欲滴的白菜上,饱满额头上的一双眼睛清灵有神,机警无限,壮硕的后腿似乎随时准备弹跳,腿上一根根毛刺清晰可见……如果不是那一墙的荣誉,哪里会知道在深泽县农村,竟然还隐藏着一位世界级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1956年出生的王亮,出生在深泽县城内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时丧母,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他和六个兄弟姊妹与爷爷奶奶一起艰难度日。生活在农村,庄稼地是他儿时最喜欢的去处。王亮常用两根锯了很多道横痕的筷子互相摩擦出声音,模仿昆虫的鸣声,挑逗田地间的昆虫们发出更大的叫声。随后,他循声而去,捉蝈蝈、逮螳螂、捕瓢虫、斗蟋蟀,乐此不疲。

  6岁时,他开始玩儿胶泥儿。他从滹沱河沙滩挖来黏土,反复揉捏后居然捏出了一只只“昆虫”。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泥塑昆虫渐渐地摆满了家里的桌子、窗台……村里的大人、孩子们见了都十分喜爱。从那以后,他对泥塑的喜爱一发而不可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扔了泥巴改玩儿面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泥塑遭到了冷落,但王亮一如既往地玩儿着胶泥儿。

  1979年,24岁的王亮经人介绍推荐,带着他的泥塑蝈蝈,忐忑不安地走出小村庄,参加了石家庄地区民间艺术节,居然荣获了二等奖,还得到200元奖金。

  虽然泥塑作品得到认可,但是王亮总觉得泥塑材质粗糙且色彩单调,面对这个棘手问题,他束手无策。

  1992年春,王亮开始研究面塑,多次尝试后却总是不得要领,不是容易变形就是容易皴裂,而且呆不了几天还会发霉。务农之余,他开始向周边的面塑艺人讨教,而面塑行当“传内不传外”的行规屡次将他拒之门外。王亮不气馁,他带着自己的“蝈蝈白菜”又拜访一位面塑艺人,这位师傅惊讶于白菜叶子细致生动的纹理,告知了王亮和面的秘诀。之后,王亮的面塑作品的质量出现了飞跃。

  1996年,王亮参加了河北省民间艺术博览会,他的作品大受欢迎,以每个10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