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朝阳区水碓子社区一带若问起杨新兴,不仅绝大多数人能告诉你他的住处、干什么的,还能讲许多关于他如何为居民服务的故事。
5月26日,记者慕名来新兴副食店采访,还没见到他本人,刘景霞等居民就告诉记者:别看他一家至今仍蜗居在租来的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他这20多年的捐款,要搁以前足以在北京买套房子了!更有人称他是“社区活雷锋”。
诚信经营遇非典不涨价
一接触杨新兴,就能体会他是一个真诚、直爽、善良的人。他老家在河北安国县,是一名共产党员。1986年当兵复原后来北京,靠打零工生活。到了1991年,才在水碓子社区开了一间小杂货店,并在这里开始了他扎根北京的生活。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杨新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诚信经营,就是为了回报社区居民和那些好心人当初的无私援助。
“当初,我身无分文。在水碓子社区,也举目无亲。”他说,正在危难之际,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和社区居民无偿帮助他,给他孩子吃的、喝的、穿的东西,帮他熬过困难。
正因为这样,他一家人才在这里安顿下来。他在心中发誓:要用实际行动回报这里的居民、回报社会。
2003年,北京遭遇一场非典疫情。不知病因和一度防范失控,致使封城谣言不胫而走。反映到市场上,市民们大多抢购成风,商贩们则趁机哄抬物价,大捞一把。
同样是做生意的杨新兴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连夜到京城几个大型批发市场了解情况,并初步断定这次抢购风是人为造成的。
第二天,他不仅高价进粮低价售出,还在店门口写出安民告示,呼吁大家保持冷静,并且保证自己的店就是赔钱也要让大家吃上平价粮食。
当时,别的商铺大米每斤涨到2.4元,鸡蛋每斤涨到3.5元,唯独他家大米卖1.2元1斤,鸡蛋1.7元1斤……他的付出,最终安抚了群众的恐慌情绪,社区一千多户居民没出现抢购现象。
事后,他家的两块安民告示牌被首都博物馆作为现代文物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