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杨惠全:津门记忆的守护者(图)
//www.workercn.cn2015-06-10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津门记忆的守护者(图)
——记天津市职工艺术家、和平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杨惠全

  《天津日报·今日和平》“全国作家看和平”栏目,刊登“南市:那马路,那胡同,那大院”一文后,接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电话。尤其是当年在老南市生活过的一些老住户,他们说,文中几个大爷大娘贴煤饼子的照片,真实生动的场景,勾起了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如果不是赶上了好时代,他们仍会生活在狭小低矮、冬天冻手夏天闷热的小平房里。大家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说起文中配发的照片,那还是笔者8年前在“135像素”博客中偶然发现的。当时,博客的作者宛如一个与推土机赛跑的人,在写有“拆”字的大街小巷穿行,如实记录着老南市居民在那里生活的最后一段影像。后来,在和平区举办的一次文化活动中,我见到了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和平区摄影家协会会员、《老年时报》的摄影记者杨惠全,对他的光影人生及守护津门老记忆的情结有了深入了解。

  ——作者手记

  光与影的追梦人

  杨惠全的父亲早年是鼎章照相馆的摄影师,小时候杨惠全经常听父亲讲孙中山等政治家和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当年在鼎章照相馆拍摄时的掌故,及1917年天津发生水灾时,鼎章照相馆摄影师们不顾个人安危,拍摄《天津水灾纪念全图》等新闻照片的细节。那时他还不懂摄影家们留下这些珍贵照片的意义,他只是懵懂地觉得从过去的照片中看到现在看不到的景象,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为了满足好奇心,杨惠全经常翻弄父亲在照相馆工作时拍下的老照片,其中不乏现在难得一见的用玻璃做成的老胶片。父亲留在岁月中的这些宝贝,无意中却成了杨惠全最初的摄影艺术启蒙。十四五岁时,为把自己的想法用镜头呈现出来,他经常借用朋友或同学的相机去拍摄。所用的胶片,是他到天津感光胶片厂,花8角钱买来的仅用纸包裹的简装135胶片。相纸买的也是厂家处理的大小不一的相纸下脚料。曝光箱是他用拾来的破木头自制而成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惠全自己拍摄、洗印并放大的一幅名为《当代大学生》的照片,获得中国青年报举办的“蓝剑杯”全国摄影大赛奖。这次经历,增加了他在摄影艺术道路上追梦的信心。

  1997年,杨惠全成为《老年时报》的一名摄影记者,这时的他已把摄影艺术当成事业去做,定位也渐渐清晰起来:一定要投入火热的生活,拍摄出鲜活生动充满质感、且生活性及艺术性俱佳的好作品。随着津门旧城改造的步伐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他产生了用镜头记录下即将消失津门记忆的想法。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