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3个老兵的“绿色接力”(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7-06来源: 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新华:

  既然旗帜竖起来了就没有退路

  2005年,张新华“接棒”李旦生担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同时也接过了老司令员手中的绿色火炬。李旦生留下的沙漠绿化带,在他任期内又延长了七八公里。2008年,退休后的张新华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生活,毅然决然地继续参与到阿拉善的植绿行动中。每年春季植树时,他都要带着老伴,从呼和浩特驾车赶700多公里的路,专程来阿拉善种树。来一趟,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我在阿拉善整整生活了38年,对这里的情感自然不必说。看着阿拉善一天一天在变化,也看着我们种的树一天一天在长高,心里高兴。如今,上世纪90年代的‘小环境改造’已变成了‘小行动改变大环境’,说明大家自觉、主动、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张新华告诉记者,当年刚开始种树时大家都没有经验,一年种树的成活率不到50%,现在的成活率已经达到70%多。在阿拉善的地理环境中,达到这样的成活率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种下的每一棵树,不能种完就不管了,要管理、要养护,保护它们茁壮成长。”他深情地说。

  谈及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未来发展,作为基金会副会长的张新华说:“既然把治理阿拉善荒漠化的这枚旗帜竖起来了,我们就没有退路。现在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在‘3个100年’时,实现‘二、三、四工程’,就是要在建党、建军、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在阿拉善治理生态的总面积分别达到20、30、40万亩。”张新华还告诉记者,基金会的主旨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他们将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社群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参与到阿拉善的生态治理与建设中。

  李德海:

  种树这个接力棒要一茬一茬传下去

  “城市规划新气象,华灯美化街道亮。规范品味标准高,民生指数众赞好。驼都标志丰碑立,四通八达顺民意……”李德海用一首诗描述了阿拉善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退休的李德海回忆起12年前初来阿拉善时的情形,频发的沙尘暴天气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记得那阵儿的沙尘天气一来,整个天是黄色的,小楼没几栋,小树没几棵,生活环境很艰苦。种树,只有种树才能改变生态环境,这是根本,势在必行。”李德海告诉记者,种树这个接力棒,要一茬一茬传下去。在大沙漠里种树,绝对不是轻松活,得有毅力。

  “现在已有上百家上市企业、数千人共同进军腾格里沙漠,植树治沙,为绿色梦想接力耕耘。”阿拉善军分区政委王永华说,2002年以来,阿拉善军分区累计动员驻阿拉善军警部队官兵、社会各界共3万余人次,植树造林1.2万亩。经过军地双方的艰苦奋战,连绵起伏的沙丘被成片的梭梭、花棒、沙棘、沙柳等绿色植被所阻隔,腾格里沙漠边缘已形成东西宽约4000米、南北长近3万米的绿色长廊,“青年世纪林”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5万亩。如今,在“青年世纪林”外,又完成造林7.8万亩,其中6万亩通过验收,达到国家林业部规定的成林标准。

  多年来,3位“老兵”与驻地官兵以“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的精神和干劲,将“绿色火炬”传递下去,让绿色在阿拉善大地不断延伸铺展。(记者 相恒义)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